湖北武汉浠水县浠河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项目概况浠河为城区最大一条河道,其在县城处自东向西将浠水县一分为二。另外,城区三条较小河道(脚盆底河、翟港河、泥叉港河)为浠河支流,其中脚盆底河位于浠河右岸,于城关桥头湾处汇入浠河,翟港河及泥叉港位于浠河左岸,于张家湾处两支流回合后进入浠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对外窗口形象,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努力,要将清泉城区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城市。为此,黄******拟在浠河城区段(浠水一桥至浠河京九铁路桥间)建设浠水县浠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万元,占地面积******m*,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河两岸防洪排水工程、浠河两岸景观工程、翟港路和沿河路道路工程。二、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SO*、NO* *小时平均值和日均值,PM**日均值均能满足G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浠河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能满足G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求,说明浠河水质较好。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类和*a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底泥污染物指标均能满足GBGB*****-****《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GB****-**《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T*****-****《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泥质》、GB/T*****-****《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泥质》标准的要求,基本不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三、项目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生态环境根据本工程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损失,拟采取以下生态环境的缓解措施和对策,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让生态环境得到较快恢复。工程在进行开挖、取弃土场、临时施工场所等进场前,应对上述场地的表层有肥力的耕作层土壤进行保护,分层堆放,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以及施工后期的场地绿化和植被恢复。在道路边坡绿化和临时场地复耕和恢复林地时,应充分利用剥离的有肥力的表层土壤,避免重新取土。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面积。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应该及时清除建筑垃圾并平整,恢复植被。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除永久建筑和水面外,也应及时、尽量恢复植被进行绿化。*、水环境(*)施工期①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比较分散,排放点多、量少,生活废水经过旱厕收集后可定期清运就近施肥,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有限。②施工期生产废水施工过程中基坑废水和施工材料的冲洗、建筑的养护也会产生污水,这类污水的用水量较小,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后排放用于施工用水和周边绿化洒水,对周围水体产生的影响有限。③施工期清淤底泥扰动对浠河的清淤,将会对附近水体搅动引起局部水域污染底泥的再悬浮与扩散。通过类比同类工程,水体清淤,SS浓度明显增高,N、P污染物的释放速率较静止状态提高了*~*倍,而**m范围以外的区域水环境影响不明显。④施工期堆场余水施工期堆场余水若不经过充分的沉淀、过滤就直接排入水体,COD、SS以及氮磷的二次污染将不可避免。浠河清理疏挖泥浆中的污染物大部分富集于悬浮颗粒中,且余水中污染物含量随泥浆沉降时间增加而降低,若经过充分的沉淀,余水污染物的浓度可大幅度的下降,产生的沉沙外运处置,上清液经过施工洒水或者周边绿化,不排入浠河,对浠河水体影响较小。⑤施工期水土流失项目会产生一定的挖土方和一定时间段内部分区域的裸土,如不妥善处置挖土方和裸土,遇降雨会产生高浓度的SS污水,对周边水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限于施工期,且是可以消除的,合理地选择施工时间以及土方堆放位置,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可以消除这种影响。(*)运行期*)为减小污水中污染物含量,营运期应加强对周边路网过往车辆的监督管理,禁止漏油、不安装保护帆布的货车和超载车上路,以防止公路上车辆漏油和货物洒落在道路上,造成沿线地面水体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项目区路网路面和路基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定期检查清理雨水排水系统,保证畅通,保持良好的状态。*)加强对浠河的管理力度,通过水面的垃圾、水草清运,及时对植被死亡后的残体进行清运(由浠水县环卫局负责),减少其对浠河水质的影响。*、大气环境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土方的挖掘、施工过程中灰土拌和、征地范围内建筑拆除以及粉质材料的堆放、运输等过程。针对其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扬尘防护措施如下:(*)施工现场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堆放粉状物料的区域必须建立洒水清扫制度,由专人负责洒水和场地的清扫,并根据天气干燥程度调整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周边设有效整洁的施工围挡。(*)施工物料尽量放置在棚内,室外存放要用苫布遮挡;水泥和石灰等粉状建筑材料采用罐车散装运输。粉状物料堆放点尽量远离集中居民点。(*)土方、砂石等物料在运输过程中要用苫布进行遮盖,严禁车辆超载导致沿途飘洒抛漏产生二次污染。(*)施工现场出口设车轮清洗装置,专人负责车轮的清洗和现场出入口的卫生,严禁车轮带泥上路。(*)大风天气,居民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敏感点***m 内不应被允许粉尘产生操作。(*)从人群健康的角度出发,为操作人员提供防尘口罩。*、固体废物①施工期施工期产生的员工垃圾经过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肥田,不外排;水体清理产生的渣土外运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等,施工结束后,立即清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外运处理。工程生活垃圾进入水体,则各种有机污染物和病菌将污染施工区域水体水质,需重视施工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②运行期项目营运期,水面清洁过程中收集的水面垃圾和水草应在水草收集点沥水后及时交由环卫部门运往垃圾卫生填埋场,不得在周边随便堆弃。*、交通施工期间,机械、各类施工材料的运输将加大路段交通压力,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但由于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具有分散性和暂时性等特点,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人群健康施工作业的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劳动强度大,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免疫力减弱,若不注意施工人员的饮食卫生,易感染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另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会对施工区的环境污染和卫生条件产生一定影响。浠河水面的综合治理,可改善浠河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四、环评可行性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工程实施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生态造成的一定影响以及疏浚底泥带来的环境污染。严格按照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能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允许范围之内。工程实施有较显著的环境、社会效益,对改善浠河水库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该工程的实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五、公众意见征集(*)公众调查内容根据项目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目前居住环境的态度、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有何意见和建议、对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如噪声、大气、水等的态度和意见、公众认为的项目建成后的作用。(*)公众参与联系方式①建设项目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黄****** 联系人:高工 联系方式:****-******* ②承担项目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承担项目环评机构名称:湖****** 联系人:那工 联系地点: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号武车路水岸国际K*-*栋**层 联系方式:***********公示时间为自本次信息发布**个工作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