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绿洲立交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网上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年*月**日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号文)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进行第二次公示,向公众公告本项目相关情况,便于公众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情况,现将有关信息公布如下: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绿洲立交桥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青羊区文家街道办七里沟村光华大道与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处,北距文家场枢纽互通式立交*.*km,南距成新蒲快速通道与绕城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km。 *、项目建设内容:综合考虑绕城高速、光华大道现状,控制性建筑物及青羊区城市规划、立交的交通组织,收费系统设置,行车安全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综合因素,采用全苜蓿叶互通式立交方案,交叉中心位于现有绕城高速公路上跨光华大道跨线桥处,采用集散车道上跨光华大道、下穿绕城高速公路,通过新建的匝道和集散车道完成与绕城高速与光华大道之间的交通流转换。新建八根匝道和四条集散车道,设置收费站四处。 二、建设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拟采取的措施 *、施工期 施工期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污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路基填挖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环保措施:工程施工期,应重视对沿线两侧自然林木的保护,严禁对用地红线外的林木砍伐、林地取料;工程施工期所必需的各种场地,应充分利用沿线现状已经平整待建的其他空地。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在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NO*、CO、烃类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也将有所影响。 环保措施:本工程施工期应有防止施工扬尘的工程措施和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有效地控制城市扬尘污染。材料设备点应选在空旷地带,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并处在其下风向。在临时弃渣场进行作业时应及时喷洒水,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复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地段经常洒水,尽量减少施工场地及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运输土、石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应对车斗上建筑材料洒水或覆盖保护;并尽量选择在风速较小时进行装卸,在风速较大时(*m/s)应暂停运输粉状材料。施工现场的机械及运输车辆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燃油,配置尾气净化装置,确保其尾气排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机械维修保养,确保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保持良好工况,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堆存场地应有防止起尘的防护措施。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按规定冲洗车辆设施,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沙尘土带出工地。 (*)水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污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生产废水包括土石方填筑和机械维修油污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等,主要含SS、石油类等。施工期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洗涤、粪便污水等,主要含CODCr、BOD*等。 环保措施:施工开挖应尽量避开雨水期,避免多雨季节雨水冲刷引起混浊污水污染地表水体,同时对施工场地内堆放的多余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进行必要的遮盖,避免被雨水冲刷。在施工时应严格施工管理,科学安排施工程序,做到文明施工,严禁将施工时开挖的土石方随便堆放。施工机械、汽车等冲洗和保养应做到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同时要防止油料的泄漏,避免对地表水体造成影响。在施工场地设置简单隔油和混凝沉淀池,砂石料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清水回用;施工物料堆场、预制场废水设置隔油隔渣沉砂池,处理后的水可以利用于运输路线洒水或再回用。施工生活污水经既有环保设施收集处理。同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严格控制生活污水量,防止乱倒生活污水。 (*)声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根据收集的资料,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卸机、压路机、拌和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等。 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对施工噪声的管制条例,施工场地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控制施工期噪声的影响;施工驻地、料场、材料制备场地远离环境保护目标,距居民点等敏感点距离应大于l**m;在经过居民区等敏感点时,施工要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在夜间(**:**~**:**)和中午(**:**~**:**)不得使用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筑废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包装袋、废旧设备以及碎砂石、砖、混凝土等。 环保措施:建筑废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包装袋及废旧设备等,可回收利用。碎砂石、砖、混凝土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填埋洼地用,不用的部分要统一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在施工场地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并应及时清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理。建设过程中经调配后多余的土石方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 *、运营期 拟建立交桥工程在运营期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噪声、汽车尾气污染生态环境、水污染、固体废物等方面。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立交桥工程建成后通过路堤边坡绿化,对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起到一定的补偿。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排放出的汽车尾气, 尾气中主要含有CO、NOx等。 环保措施:运营期对驶入车辆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汽车尾气应达到《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达标的应限期治理。运载容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对其运载货物进行覆盖保护,以免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产成扬尘污染。路面应及时保洁、清扫、洒水,尽量减少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扬尘。 (*)水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营运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路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有石油类、CODCr等。 环保措施:加强对道路货物运输的管理,如果遇到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上路时,应及时通知有关管理部门,严格监控,防止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危险品溢出、泄漏等事故,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散,保护好地表水体。 (*)声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在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路面行驶的机动车。路面行驶的机动车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震动噪声、冷却制动系统噪声、传动机械噪声等,另外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道路路面平整度状况变化亦使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 环保措施:沿线设置限速、禁鸣标志,同时,应结合道路两侧今后的发展规划和交通干道声环境规划控制距离的要求,采取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方法控制环境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道路沿线过往行人产生的垃圾以及道路养护、维修产生的土头或其它废旧材料。 环保措施:应在道路两侧设置分类垃圾箱,以便分类收集过往行人的生活垃圾。加强对公路的管理,定时对路面进行保洁、养护,清理过往车辆遗弃的各种固体废物。 三、工程环境影响结论 绿舟立交桥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成都市、青羊区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项目建设将会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沿线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减缓措施,真正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不会对项目沿线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因此,从环保的角度而言,绿舟立交桥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本次环评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的主要目的是在项目周围受影响范围内进行回访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主要事项如下: *、您对本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是否满意? *、您对本项目在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做到达标排放是否满意? *、您认为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什么环境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全面?或哪些方面还需改进?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公众意见在公示之日起十二工作日内(****年*月*日-****年*月**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书信等书面方式与建设单位及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 建设单位:成都****** 联系方式:***-******** 联系人:崔 工 地 址:成都市青羊区光华东三路***号 邮 编: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号)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俊敏 地 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号 邮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