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荆州市集美热电有限公司150立方米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年*月**日开始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号])的要求,结*********m*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在该报告书报送荆州市环保局审批前向公众公告如下信息。 一、报告书简本 *.建设项目概况 荆******在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拍马村集美热电厂区内投资****万元建设一座***m*/d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包含混凝沉淀)+厌氧处理系统+两级A/O处理系统+外置MBR+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为主工艺。污水处理站主要工程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臭气处理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废水回用系统以及污泥处理系统等。本工程污水处理站尾水最终回用至冷却塔补水环节。 *.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地表水龙汇河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V类标准,庙湖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III类标准;区域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集美热电现状厂区厂界噪声部分监测点位不能满足GB*****-****《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满足GB*****-****《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地下水水质满足GB/T*****-**《地下水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从总体看环境现状质量较好。 *.相关规划及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要求,其选址可行,没有大的制约因素。 *.工程分析结论 (*)工程产污状况 施工期:本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污水处理站、配套污水管网(并与集美热电现有污水管网对接)及污水提升泵。本项目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有扬尘、噪声、施工废水等。 施工需要场址平整、地基开挖,再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建设、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地表恢复,最后交付使用。整个工艺流程简单,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有扬尘、噪声、施工废水、建筑垃圾、弃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配套污水管网施工就是开挖后敷设污水管线,经检验合格后进行覆盖、地表恢复,最后交付使用,整个工艺流程简单,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有扬尘、噪声、建筑垃圾、弃土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 营运期:营运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是污水站尾水回用的可行性;此外还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大气环境主要是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声环境主要是污水站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实施后,将解决集美热电垃圾渗滤液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处置的问题。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废水:纳滤出水部分进入焚烧炉雾化喷嘴废水,RO出水部分利用至喷渣冷却环节。即进入焚烧炉焚烧的废水量为**.*m*/d、其中污染物浓度为COD**mg/m*、BOD**mg/m*、氨氮*mg/m*、总氮**mg/m*、SS*mg/m*、TP*.*mg/m*;用于喷渣冷却水量为**.*m*/d、其中污染物浓度为COD**mg/m*、BOD**.*mg/m*、氨氮*.*mg/m*、总氮**mg/m*、SS*mg/m*、TP*.**mg/m*;用于电厂冷却塔和本工程冷却塔回用的废水量分别为**m*/d、**m*/d、其水质情况与喷渣冷却水相同。 废气:工程格栅、进水泵房和预沉池、生化反应池、厌氧单元等环节均会产生恶臭气体,污染因子主要为硫化氢和氨。氨的排放源强为*.***mg/s、硫化氢排放源强为*.***mg/s。另外在厌氧环节会产生沼气,通过收集后至送入焚烧炉焚烧,在锅炉停运时采用火炬燃烧装置处燃烧。 噪声: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设备噪声(如空调外机、水泵、通风机)等以及火炬燃烧装置等设备噪声。 固废:营运期固废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污泥的产生量为**.**m*/d(含水率**%),生活垃圾的生产量为*.**t/a。 *.污染防治措施结论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表*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 类别 具体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队伍应委托有洒水车的单位对施工场地进行定时洒水,落实洒水和场地清扫工作,干燥季节每于洒水两次,湿润季节每天洒水一次; ◆土方开挖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土方运输应采用带有防护板的车辆,场内运输道路应固定压实;距离施工场地较近的场外运输道路每周至少应清扫一次,每天洒水一次; ◆施工机器设备及运输车辆采用清洁型燃料,并在车辆及机械设备排气口加装废气过滤器; ◆加强对设备及车辆的维护保养,保持相关设备化油器、空气滤清器等部位的清洁; ◆建议施工单位将拌和等机械设置防尘罩,实施封闭半封闭施工等措施来减轻砼拌和系统、水泥装卸等过程产生的粉尘污染。 水污染防治措施 ◆基坑排水中悬浮物在基坑中加入絮凝剂并静置沉淀两小时后排放; ◆砂石料冲洗废水宜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后尽量回用; ◆混凝土拌合废水,采取沉砂和中和沉淀两级处理后回用,污泥经干化处理后送至市政部门指定点堆放; ◆机械设备冲洗废水采取平流式隔油池和沉淀池两级处理后回用,污泥经干化处理后送至市政部门指定点堆放,油污收集在集油池内,后统一采用密闭罐车外运处理,送至有资质的废油处理企业回收利用;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依托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噪声影响减缓措施 ◆遵守GB*****-****《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禁止在午间和夜间等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在某些必须夜间施工的工段或应特殊原因需要夜间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尽量选用高效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同时须加强高噪声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减少设备非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消声等措施。作业区施工时,尽量合理配置施工机械,降低组合噪声级; ◆尽量根据施工场地的特点,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尽量避免靠近集中的村庄居住区,在村庄附近施工时,应采取临时隔声围护措施,夜间则应停止施工,如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荆州区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和单位; ◆保持车辆良好工况,严禁车辆超速,从严控制车辆鸣笛;加强车辆管理,通过施工管理区、生活区及村庄时减速行驶,禁鸣喇叭,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通过减少高噪设备的使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来控制; ◆对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亦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隔声耳塞、头盔等。 固废处理处置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具依托集美热电现有垃圾收集设施,并投入焚烧炉焚烧处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合理组织,尽量做到挖、填方量平衡,减少弃渣量,对于大量的弃土应找到合理的去处;工程建设方应积极与当地渣土办联系,及时把建筑垃圾和弃土外运,作为回填道路及制砖瓦等之用;对于不可避免的弃渣,各施工段设置集中的堆放点,根据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往河道倾倒施工弃土; ◆建筑垃圾清运必须严格遵守《荆州市建筑渣土管理办法》,建筑渣土运输必须实行“三证”、“三定”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建筑渣土随意倾倒与处置行为。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表*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 类别 具体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厌氧环节产生的沼气通过沼气收集系统经抽风由输送管道与垃圾库产生的恶臭气体送入焚烧炉焚烧处理。考虑到沼气成分的多元性与恶臭气体混合后风险因素,在沼气收集系统中加装火炬燃烧器; ◆现有工程已经设置了防护距离***m。本工程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包含在现有工程防护距离范围内,所以本评价认为应执行现有工程***m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位于卫生防护距离内的住户应进行搬迁,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宜新建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敏感建筑; ◆******应尽快完善对现有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的改进,在****年*月*日之前满足GB*****-****相关要求。 水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膜进行定期清洗; ◆污水处理厂工艺充分考虑了尾水分质利用,即纳滤出水部分进入焚烧炉雾化喷嘴废水,RO出水部分利用至喷渣冷却环节。末端尾水用于电厂冷却塔和本工程冷却塔回用,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同时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当设备出现运转故障时及时更换,以减少事故的隐患。污水处理厂及泵站要采用双回路供电,防止因停电造成的运转事故; ◆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转情况要及时监测,确保处理装置正常高效运转,对进水和出水水质要定期监测,根据不同的是水质水量及时调整处理单元的运转参数,以保证最佳的处理效率; ◆水厂进水和出水水质要定期监测,以根据不同水量和水质及时调整处理单元的运转状况,保障设施的正常和高效运行; ◆厂区应设立标准排放井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以时刻监控和预防事故性排放发生,并方便环保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噪声影响减缓措施 ◆空气压缩机、提升泵等。本项目对机械设备采取加罩处置、并将设备置于污泥干噪车间厂房室内; ◆应对于污水处理站内功率较大的风机、水泵等设备,设置在隔声机房内; ◆对于污水处理站风机类设备的进出口管道,采取适当消音措施,减少气流脉动噪声; ◆较大型机泵类设备还应加装防振垫片,减少振动引起的噪声; ◆进水泵房应设置双层隔声窗。 固废处理处置 ◆本工程污泥经浓缩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达**%以下(污泥量为**.**t/d),直接运行送运至焚烧炉垃圾储坑内与垃圾一同焚烧处置,不进行二次堆放和转运;离心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清液进入脱水清液池后泵入到厌氧UASB系统; ◆污泥在厂区大量堆存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产生恶臭气体和遇雨对水体造成污染。剩余污泥在试生产时先以危险废物要求管理和贮存,在“三同时”验收前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毒性鉴别,若属于危险废物,由建设单位定期委托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若不是危险废物,则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要求管理和贮存,可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相关要求贮存和处置; ◆本工程生活垃圾投入焚烧炉焚烧处置。 风险应急措施 ◆加强岗位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设备管理,消除非正常排放隐患加强对污水处理装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充分估计非正常排放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在污染治理设施“三同时”未落实前主体工程不允许投入生产; ◆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管网、污水泵、处理装置等)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抢修,尽量缩短非正常排放时间; ◆制定事故风险预案,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各种事故发生,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清洁生产及总量结论 本工程利用的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后尾水回用,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三废污染物均能够妥善处理处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本工程实施后对全厂的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影响很小;本次评价建议对现有污水处理站(即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尾水深度处理,达到作为循环冷却水的标准后回用至电厂冷却塔,在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减少电厂一次水耗量。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本工程******垃圾渗滤液综合处理,处理后尾水回用于电厂生产中,污泥与垃圾配伍后至焚烧炉焚烧,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沼气等一并引入焚烧炉焚烧,不会影响全厂的污染物排放量,不会对现有工程批复总量造成影响。 *.总结论 *********m*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项目建设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满足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政策的要求,投产后正常运行时各种污染物均能满足排放浓度达标和总量指标达标的要求,对周围环境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项目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在充分落实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而言,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以接受的。 二、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如需索取其他补充信息,请通过书面形式(信件或传真)申请,网络查阅期限为****年*月*日~*月**日,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湖北荆州市****** 地 址:荆州市沙市区园林路**号 联系人:黄焱 联系电话:****-******* 邮箱:****** (*)建设单位:****** 联系人:任建华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