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东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津沧线增输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意见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津沧线增输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意见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准予批准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公示之日起*个工作日。电话:***-********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红星路**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环评机构项目概况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公示日期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津沧线增输改造项目改造滨海新区天津输油站,新建静海泵站,改造输油管线途径大港、西青、静海************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项目概况:************拟投资*****万元人民币,对原有津沧线进行增输改造,以满足沧州石化和石家庄炼化原油资源进厂的管输需求,新建静海泵站,提高津沧线中继输送压力,使管线整体原油输送能力增加,增输改造后设计输量调整为****×***t/a。本次主要改造内容分为站场工程和线路工程。站场工程:对原天津输油站往沧州方向的输油泵、部分给油泵及泄压阀进行原位更换;征地新建静海泵站(中间站)*座,站内设置输油泵棚、阀组区、泄放罐区、综合办公楼、**kV变配电所、车库及维修间、空压机间、消防泵房及生活水泵房、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建筑面积约****.**m*,占地面积*****.* m*。线路工程:进出静海泵站连接线改造;中旺镇产业园区调直改线;拱跨整改。本项目不需要对全部管线进行更换,仅对小部分管线进行切改,新建管线****m,拆除旧管道****m,占地面积***m*。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① 施工废气:施工单位要严格贯彻《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人民政府令[****]***号《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 ***-****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本报告列出防尘措施,文明施工,加强对施工队伍的严格管理,将本项目施工扬尘降至最低。② 施工噪声: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号《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以有效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和保护目标的影响。③ 施工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采用集中收集方式,由吸污车运至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洪泥河属于引黄济津工程辅助河道,本项目管道工程拟采用定向钻方式穿越。建设单位须征得天津市水务局方可确定施工方案,定向钻在引黄济津河道洪泥河施工前,必须在市水务局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勘察,选择合适的施工作业带。同时建设单位须严格落实《天津市引黄济津保水护水管理办法》提出的防护措施。④ 施工固废:施工垃圾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在原油管道拆除的过程中,管内残油通过泵抽送至下游运行管道内,不向外排放。拆除下来的旧管经收集后,运至中石化物资部门统一回收。在拆除过程中若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及时用吸油毡吸附,并将受污染的土壤清理出来,与吸油毡一并送有资质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施工结束后,废弃泥浆收集后,先调pH值为中性,立即对废弃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就地埋入防渗的泥浆池中,上面覆盖**cm耕作土,使施工现场恢复原有地貌,或将废弃泥浆清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场处置。生活垃圾置于密闭的垃圾存放装置,各种废物分类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处理,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⑤生态环境:施工完毕后,做好现场清理、恢复工作。采用定向钻等安全施工方式穿越洪泥河生态用地保护红黄线区,出入土口和施工临时场站避开生态用地保护区,严禁占用生态用地(*)运营期① 环境空气:食堂拟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油烟净化效率可达**%,油烟经净化后与燃气废气一起经内置烟道引至食堂楼顶油烟排气口排放。② 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井排入污水管道,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然后一并排入区内生活污水回用处理设备,采用MBR工艺深度处理后回用。MBR处理装置处理能力约**t/d。废水经处理后能够满足GB/T*****-****《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质》(绿化)中对应指标要求,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场区内部绿化用水,不向场外排放。非正常工况排放的维检修含油污水,经污油罐收集后,定期送往天津石化炼油部污水处理厂处理。 ③ 声环境:本项目噪声为输油泵,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减振基础,泵组安装隔音罩,北侧厂界临输油泵棚处设隔声屏障,在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并加强管理的情况下,预计四侧场界噪声可达到GB*****-****《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④ 固体废物:本项目生活垃圾和废水再生处理装置污泥属于一般废物,拟交由市容部门定期清运。原油管输废滤芯、定期清管作业废油渣均属于HW**类危险废物,须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年*月 *日—****年*月 *日采取两次网上公示、一次公示栏公示、一次报纸公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等形式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回收调查表**份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和竣工环保验收注:公众可以通过电话和信函的方式发表对该项目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