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健康产业科研总部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高新区(新市区)健康产业科研总部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即将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环发****【**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新环评价发【****】***号“关于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向社会公众公开其有关环境保护信息,具体如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高新区(新市区)健康产业科研总部基地项目 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北区,中心地理坐标:**°**′*.**″北,**°**′**.**″东,项目区北侧隔博骥健坤万吨保鲜库项目与城北主干道距离约***米,西侧隔经四路与特变电工产业基地相邻,东侧隔现状道路为新疆******厂区,南侧隔抚顺街与木材市场相邻。 建设内容规模:本项目用地拆迁蓝线面积*****.**m*,建设用地红线面积*****.**m*,规划总建筑面积(含地上、地下)******.**m*,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包括*#写字楼(**层)、*#写字楼(**层)、商业、公厕、物业管理用房、消防控制室及垃圾收集点等;地下部分建筑面积*****.**m*,包括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及其他用房等。拟建项目绿化率**%,容积率*.**,建筑密度**.**%,共设置机动车停车位****个,全部为地下设置。工程总投资估算为*****万元。 建设工期:项目拟在****年*月开工建设,****年**月竣工。 二、环境质量现状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内两个大气监测点的SO*和NO*日均值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SO*和NO*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日均浓度限值;两个监测点PM**监测值全部超过标准要求,最大超标倍数为*.**倍,超标原因主要为项目区裸露地表较多,植被分布稀少,风沙扬尘是对该区域PM**的主要贡献,加之周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所引起的扬尘以及气象条件等造成的。 (*)地下水环境现状:在监测的**项指标中总硬度和硫酸盐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分别超标*.**倍和*.**倍,超标原因为原生水质超标,其余监测指标的单因子指数均<*。 (*)声环境现状:项目区昼间监测点的噪声值均达到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区现状声环境质量较好。 三、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水环境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是指在制砂浆、混凝土养护等作业中,多余或泄漏的废水,以及清洗模板、机具、车辆设备、场地卫生等排放的污水,大部分通过自然蒸发消耗,少量下渗,悬浮物基本截留在施工现场浅层地表土壤中;施工期生活污水全部排入项目区下水管网,不对项目区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 营运期废水主要为商业区、办公区生活污水以及可能进驻的餐饮店产生的餐饮废水。生活污水一部分经中水站处理后用于绿化外,其余生活污水全部和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的餐饮废水一起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废水污染物浓度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三级标准,达标废水排入城市下水管网,最终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对项目区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大气环境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汽车尾气及装修阶段的有机废气。对施工扬尘要求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乌政办【****】**号《乌鲁木齐市防治扬尘污染实施方案》,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应选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项标准要求的产品。对于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类建筑材料,如水泥与水泥制品、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等以及用于建筑室内、外饰面用的建筑材料,包括花岗石、建筑陶瓷、石膏制品、吊顶材料、聚酯漆类、粉刷材料、及其它新型饰面材料,应按照《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的要求选择合适产品。 本项目供暖******,不单设燃气锅炉房。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地下停车场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以及可能引进餐饮业的一层~三层裙房区域餐厅后堂使用天然产生的污染物及烹饪油烟。 天然气燃烧废气:餐饮业燃烧天然气废气通过排油烟机排至室外,对项目区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油烟:运营期拟引进的餐饮业后堂在食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油烟污染,本环评要求建设方在设计中设置专用排烟管道,并预留安装油烟净化设备位置,各餐饮店油烟经各自油烟净化器净化后,经过三层楼顶设置的总排放口排放,并确保油烟排放口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m。 汽车尾气:停车场停放的车辆基本为小型车辆(如轿车、面包车等),车辆排放尾气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要求在地下停车库安装强制排风系统,废气通过管道从地面上的排风口排出,排风口应高于地面*m以上,同时应保证地下车库的换气系统定时正常运转。 恶臭气体:设封闭式垃圾收集点,加强物业管理,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及时清运至大浦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其产生的恶臭对项目区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本评价要求中水处理站设计为地下全封闭式结构,并配套建设恶臭气体净化系统,将中水站产生的臭气通过管道集中收集并经净化系统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排气筒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m,排气筒处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必须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二级标准的相关要求。 (*)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通过采取“合理布设施工场区,在区域边界设施工围挡”,“采取先进工艺,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和工序昼夜连续施工,若要夜间施工必须到辖区环保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中考、高考期间,严禁施工”,“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等一系列措施,可将项目施工期噪声影响降至最低。 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汽车出入地下车库的交通噪声、商业区人员社会活动噪声及各类设备产生的噪声。安装设备时应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加装减震垫,各类水泵与输水管道间必须使用软连接,车库出入口上部安装弧形遮挡篷。此外,商业区内如引进电影院、KTV等娱乐设施须采用隔声墙、隔声门窗。预测项目区边界噪声能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类昼、夜标准的要求。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需清运至乌鲁木齐市建筑垃圾场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大浦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运营期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办公、生活垃圾以及商业用房中拟进驻餐饮业的餐厨垃圾和商业区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其中可利用物收集后定期出售,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至垃圾收集站内,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大浦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日产日清,清运过程注意文明卫生;商业用房中拟进驻餐饮业餐厨垃圾应放置在有盖容器内,与乌鲁木齐市西山餐厨垃圾处理厂签订餐厨垃圾运输及处置合同,并按服务合同每天及时收运。餐厨垃圾运输单位收运餐厨垃圾时,应保持收运场所清洁卫生和运输设备整洁完好,实行密闭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滴漏、撒落。 四、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新******建设的高新区(新市区)健康产业科研总部基地项目选址符合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建成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建设方在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严格按照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进行建设,可将施工期环境影响降至最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于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十日(****年*月*日~*月**日)内,向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索取报告书简本。联系方式如下: 环评机构: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单位地址:乌鲁木齐市北艺公园街***号 邮编:****** 联系人:钱淑红、陈海燕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六、公众参与程序和工作方案 公众参与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一是在建设单位确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日内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一次信息公开;二是在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收集公众提出的意见;三是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开,同时公布环评报告简本。四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公众意见调查、公众意见汇总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五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评报告审批前和审批后对建设项目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本项目公众参与工作方案: *、公众参与的目的 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项目附近单位、人员了解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建设情况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主动向群众及单位征集对工程的意见、建议和方案,通过群策群力寻求减轻污染的措施,使工程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执行公众参与人员:钱淑红、陈海燕。 *、工作时间表 第一次网上公示时间:****年*月**日~****年*月**日;第二次网上公示时间:****年*月*日~*月**日;公众参与调查表发放时间:第二次公示期间。 *、公众的地域和数量分布情况 主要为项目周围人员和单位工作人员等。 *、公众代表选取方式、代表数量或代表名单 拟在选定的地域范围内选取公众代表***位。 *、信息公开方式 在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局政府网站公布工程相关信息。 *、公众意见调查方式 主要采取发放和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 *、信息反馈的安排 对于调查中公众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工作组成员应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沟通,将公众反映的问题和各部门的反馈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公众回复。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附近人员及关心本项目的其他人员,主要事项包括:(*)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赞同本项目的建设?(*)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建议?其它建议? 八、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发送至单位邮箱,来电或者传真。 九、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公示开始起十日(****年*月*日~*月**日)内。 建设单位:新****** 评价单位: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