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萍乡市基础设施综合发展项目城乡道路上栗至芦溪宣风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的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萍乡市基础设施综合发展项目城乡道路上栗至芦溪宣风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 传真:****-******* 通讯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建设东路***号 项目名称 萍乡市基础设施综合发展项目城乡道路上栗至芦溪宣风公路 建设地点 上栗县、安源区、芦溪县 建设单位 萍乡市交通局 环评机构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建设项目 概况 城乡道路上栗至芦溪宣风公路项目位于萍乡市境内,大致呈东西走向,工程起于***国道,途径上栗县东源乡、赤山镇,安源区高坑镇,芦溪县源南乡、银河镇、宣风镇等,终点接现有***国道。路线总长约**.***公里。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断面,设计行车速度**km/h,路基宽度**m,路面为改性沥青砼路面。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 *、施工扬尘 本项目扬尘主要来自道路工程挖方、填方中废土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应将上述拌和场设在村庄敏感点所在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m之外。东源小桥桥梁预制场距离居民点距离较近,灰土拌合过程产生的粉尘、道路扬尘及交通噪声对居民产生不良影响,建议重新选址。其他施工场地周围***m范围内均未发现环境敏感目标,对沿线敏感目标影响较小。 *、散体材料储料场 石灰和水泥等散体材料储料场在风力作用下也易发生扬尘,其扬尘基本上集中在下风向**m条带范围内,考虑到对人体和植物的有害作用,存放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通过地面洒水、篷布遮挡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风吹扬尘。 *、施工便道 临时道路、未铺装的施工便道和正在施工的道路极易起尘,为减少起尘量,有效地降低其对居民正常生活的不利影响,建议在人口稠密集中点,采取经常洒水降尘措施。 *、隧道施工粉尘 在隧道施工中会悬浮着大量的粉尘,建议本项目隧道施工采用湿式凿岩,机械通风,喷雾洒水和个人防护等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尘后可以减轻隧道施工粉尘的不良影响。 *、施工机械燃油废气 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机械排放的尾气会对施工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与运营期道路车辆尾气排放量相比,施工期尾气排放非常有限,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并选用优质的燃油,同时加装尾气净化装置,以有效地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量。 *、沥青烟 本工程仅沥青铺设过程中少量热油蒸发等,且道路工程铺路属于短时流动作业,铺路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极少,不会对周边居民等产生明显环境影响。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 汽车尾气是公路运营期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正比,且和车辆的类型以及汽车运行的工况有关。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对环境空气CO的影响均为新增影响。行车条件的改善减缓了道路拥堵,因为车辆怠速行驶时,会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量,通过改善行驶条件从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空气污染有所减轻。加强对报废车辆的淘汰,从而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 二、 声环境影响预测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由施工作业机械产生,根据施工机械满负荷运行情况,可预测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道路工程在距源**m 以外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要求;夜间最大均在***m 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昼间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在距源**m 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夜间在***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昼间,夜间基本不施工,因此夜间施工噪声影响有限。本项目道路工程距路中心线***m 范围内分布有敏感点** 个。公路施工期施工噪声将会对居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影响, 将道路沿线距路中心线***m范围内分布居民点、学校和医院为计算点位。营运近期、中、远期噪声预测结果表明,营运期会出现部分敏感点昼间超标,和部分敏感点夜间超标现象,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夜间受影响的居民点较多。 三、水环境影响分析 *、桥梁基础施工 桥墩桩基施工时将造成施工河段局部水域SS增大,但通过采用围堰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引起的水质污染。据类比资料分析,采用围堰法施工,在围堰施工下游***m范围外SS增量不超过**mg/L,对下游***m范围外水域水质不产生污染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类污染将不复存在。工程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桥墩基础施工悬浮物除对桥墩附近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局部悬浮物浓度有所增加外,对下游水源地基本不会带来不良影响。施工期间堆放在水体附近的施工材料(如油料等)若保管不善或受暴雨冲刷等原因进入水体,将会引起水体污染,废弃建材堆场的残留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也会造成水污染。因此在桥梁施工期间,材料应堆放在河堤外围,并且需要采取遮盖、临时挡墙等措施防止径流冲刷。 *、施工营地废水 建议施工单位在修建施工营地时应尽量租用当地民房,若确实需要建设施工临时住房,应将施工营地尽量安排在道路永久征地范围内。对附近没有居民分布的营地,应设置干厕,施工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简单处理后用作农肥或灌溉,避免施工废水直接排放对沿线水体及农田等造成污染影响。 *、施工场地废水排放 施工场地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降雨冲刷建材的地表径流流入地表水系、生产废水的排放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本项目采用施工废水沉淀后重复利用的方法,不仅降低引水成本,又可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公路段路基排水 主要通过道路两侧的边沟汇集路面及边坡水,就近引入沟渠、河塘的排水体系。边沟的设计综合考虑沿线水文条件、路堤高度以及地下水位情况,本工程采用土质碟形边沟方案,对公路沿线建筑物比较多的集镇路段或过村庄路段推荐采用占地少安全的矩形盖板边沟方案。 *、营运期对地表水的影响 主要是地面径流对周边河流水体水质影响。非事故状态下,路面径流污水排放基本可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但是一旦出现事故,可能出现油类和装载物料泄漏导致桥面或路面污染,在遇降雨后,雨水经道路泄水道口流入附近的水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SS、石油类和COD的污染影响。拟建公路跨袁河,一旦发生油类等事故性泄漏造成泄露物进入水体,将对河流水质或农田灌溉以及渔业养殖等造成污染影响。准保护区和二类以上水体的桥梁,在确安全技术可行前提下应设置路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四、固废处理处置 工程拆迁过程中产生一定量拆迁建筑垃圾,这些固体废物往往存在于堆场、施工营地、搅拌站等临时占地附近。清基表土分堆集中堆置在路基两侧征地范围内,采用临时覆盖和拦挡措施进行防护,路基施工结束后,用于道路边坡、中央分隔带、护坡道、碎落台等区域绿化。在雨水来临之前应对裸露路基边坡采用苫布进行防护,以减少路基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产生钻渣泥浆,由管道输送到桥梁附近的泥浆沉淀池中沉淀,进行循环利用,钻渣泥浆固化后,就近运往弃土(石、渣)场或施工场地等区域进行集中堆置。工程拆迁建筑垃圾可经萍乡市余泥渣土管理部门统一调运,不得随意堆置。在道路施工期间,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及施工结束后的及时清运、处置可以减少和防止这类影响。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