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核心提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乳源瑶族自治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发挥特色民族优秀文化优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县的标杆。以好人文化为支撑 树立价值观导向在乳源,宣传文化部门向来重视挖掘凡人善举,宣传好人、帮扶好人,弘扬好人文化。通过一个个“好人”的“小环境”,营造人人学好人、人人做好人的“大环境”,从而形成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广阔高地。树典型立标杆。借助“韶关好人”推选平台,组织开展“美德少年”、“最美家庭”、“最美乡村医生”等评选表彰活动。今年上半年,共有**名优秀学生荣获“美德少年”称号,*户家庭获得“最美家庭”称号;推荐**人参加“韶关好人”评选活动,**位模范代表参加第五届“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传理念造氛围。以道德讲堂为平台,把对好人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充分融入到“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用先进典型的凡人善举诠释注解“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干部群众听得懂、学得会。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道德讲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县里开设总堂,各文明单位开设分堂,着力提升内容内涵,改进运作模式。今年上半年,共举办了*期道德讲堂。齐践行扬风尚。组建了**支志愿服务队,*支专业志愿者队伍,初步形成自主发展、种类多样、覆盖面广、作用明显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仅今年上半年,志愿者们慰问了**户困难孤寡老人,为返乡的异地务工人员开展**多项**小时免费便民服务等活动。以社会宣传为中介 传播价值观内容纵观乳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记者注意到,创新传播方式,优化传播效果,实现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和正确舆论的有效引导,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率”,乃其基本做法。具体而言就是——加强新闻宣传。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主渠道作用,常年刊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内容,开设“讲文明树新风”等专栏,形成浓厚氛围。二是在县电视台滚动插播公益广告,以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方式向观众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通过“记者走基层”的视角深入挖掘新闻故事,以报道凡人善行来彰显和引领践行核心价值观。三是在政务微博“乳源发布”、新华社“醉美乳源”党政客户端、乳源家园网、“文明乳源”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同步推送相关新闻信息,发起相关话题、讨论等,同时开设“陋习曝光台”,通过对陈规陋习和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倡导文明新风。巧用户外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户外公益广告阵地,在交通要道、县城主要路口等地段设置大型广告牌;在县城主街道设置灯箱广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和主题广场设置宣传橱窗、播放大型LED广告;利用建筑围挡设置充满浓郁民族文化元素的大型宣传画,市民上学上班、乘车办事、消费休闲……时时处处可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宣传声势,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借力图文宣传。编制《乳源瑶族自治县市民文明手册》等宣传资料,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派发。结合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为各酒店、旅游景区印制发放“文明旅游”席卡和“文明餐桌”桌牌,号召市民文明出游、文明用餐。以民族文化为平台 深化价值观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乳源注重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文艺精品创作等文化建设活动来开展工作。一是完善设施,夯实基础。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县图书馆,并享有“广东十大最美图书馆建筑”美誉;在各健身广场、公园等地安装一批健身器材;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二是寓教于乐,深化教育。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激情广场·幸福乳源”广场系列活动作为该县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累计演出**场,惠及群众**多万人次。在节目编排时,坚持把核心价值观同展示瑶族特色相结合,使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三是创作精品,高扬旗帜。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精彩故事、鲜活语言、丰满人物形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四是传承非遗,延续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充盈心灵、感染熏陶的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先后派出几十名“非遗”中心人员参加省、市“非遗”业务培训班,组织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系列传承培训活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瑶绣协会,在民族实验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瑶绣培训基地,实现瑶绣、瑶歌传承活动在校园、农村、社区、企业的常态化发展。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推动价值观育人加强规划建设,营造校园氛围。在乳源,各中小学校均围绕特色项目或文化主题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使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融为一体,体现民主、参与、和谐、进取,突出文化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营造出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开展实践活动,构建校园行为文化。每年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包括“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系列活动、《弟子规》朗诵比赛、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我的中国梦”中小学书信节活动、中小学生“朝阳读书”手抄报(板报)创作活动等。开展“诚实守信我践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创建诚信校园、诚信考场为载体,将诚信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努力使诚信建设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开展“千万少年快乐阅读”系列活动,县一小、金禧小学、侯公渡中心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书香校园,县一小成功举办了*届书香节,金禧小学成功举办了*届“国韵飘香”书香节活动。开展特色活动,培育校园国学文化。各校加强特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各年级组、社团和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系列特色活动,让文化教育内容有血有肉。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节”,如大桥中学的“三崇文化节”、金禧小学的“国韵香”文化节,县一小的“坚美”文化节等,其中大桥中心小学已成功开展了*届“博搏文化节”活动,受到了市县领导、同行的高度评价。以节庆文化为抓手 培育价值观品牌每年的春节、元宵等重大传统节日,乳源宣传文化部门均要突出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突出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要素,开展慰问道德模范送温暖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广泛传播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精神。此外,该县还通过开展“倡导文明祭祀·传递清明清风”等清明节系列宣传文化活动,倡导绿色祭扫、文明祭扫、网上祭扫,缅怀革命先烈,引导市民群众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同心共筑中国梦,进一步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在传承民族风俗方面,该县则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将孝老敬老、感恩惜福、奋勇争光、齐心协力等美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广大干群传承民族文化,提升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擦亮特色品牌,是乳源的又一好做法。据记者了解,该县举办瑶族“十月朝”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拜盘王”祭祀大典、瑶绣艺术节、瑶山彩石展、瑶山美食文化节等,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策划当中,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擦亮了“世界过山瑶之乡”品牌,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记者手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起来虚,做起来实。”这是乳源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的切身体会。纵观乳源这几年的实践,给记者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那种虚功实做的精神和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果。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白一点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非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并且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近年来,乳源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付诸行动,成果累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蒸蒸日上,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高度肯定。尤其是该县抓舆论引导,抓学习提高,抓实践养成,抓特色文化涵养,抓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不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灌输于党员群众之中并成为了自觉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凝聚全民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我们由衷地希望,乳源在这场伟大实践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韶关日报****年*月**日A*重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