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成温邛快速路双流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建设单位成******及双流县环保、规划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的基础上,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的“成温邛快速路双流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号)要求,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向公众予以公示,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助于报告书进一步完善,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成温邛快速路双流段工程
建设业主:成******
项目总投资:******.*万元
建设工期:****年**月~****年*月
拟建道路成温邛快速路双流段位于四川省双流县境内,道路起于双流县彭镇嘉兴村二组(K* ***),设置九江立交与成新蒲快速路、向阳路交叉,向西跨杨柳河,经过温江境内后(温江境内路段(K** ***~K** ***)另行评价)跨沙子河,从岷江水厂南侧跨金马河,止于河西刘家扁位置(崇州界)(K** ***),全长*.**km。根据本项目功能定位、交通量预测及相衔接公路的技术标准,推荐本项目参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km/h,路基宽度**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估算总投资约为******.*万元。本项目建设工期为:****年**月开始动工,****年*月建成通车,建设工期为**个月。
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根据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现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示如下:
*、项目的社会环境正效益
项目施工期**个月,本项目建设期间需雇用大量劳动力和购买大量建筑材料,这为解决沿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激活当地材料开采及加工市场提供了良好机会;项目建成后,一方面,成温邛城市发展走廊的快捷联系,极大地优化了双流县路网结构、完善了成都市交通体系,改善了既有道路网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项目沿线途径双流县九江镇、彭镇及金桥镇,且距离双流县县城较近,促进了成都市、双流县、温江区、崇州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缩短了城乡距离;项目实施可扩大商品流通,对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产业优势互补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本项目的建成还将有利于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加速招商引资,极大地带动沿线城镇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双流县的城市化进程。
*、项目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噪声
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振动式压路机等;另外,施工中设备、材料运输将动用大量运输车辆,这些噪声对施工现场和既有道路周围声环境将产生较大干扰。
运营期往来车辆的交通噪声可能对道路两侧的居民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但通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施工扬尘和粉尘、汽车尾气
施工扬尘和粉尘的主要来源是基础开挖作业、材料堆放、施工车辆运行中的临时起尘及未铺装路面起尘等,对道路两侧敏感点会有一定的影响。
运营期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往来车辆产生的扬尘,对周围居民有一定影响。通过预测,运营期车辆所产生的尾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较小。
(*)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运营期主要是降雨冲刷路面径流污水。运营期沿线路面径流可使评价区水体的水质在短时间内会有所降低,但这种影响只发生在降雨初期,在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下,可为环境所接纳,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汽车装载货物的撒落物和汽车轮胎携带的泥沙,公路的清洁人员会及时进行清扫,统一收集后送往双流县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由于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理处置,故对环境影响甚微。
(*)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应注意保护评价区域野生动植物,施工结束时,对临时堆放地、施工便道应及时恢复植被,按规定进行绿化等措施后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小。
(*)环境风险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为运营期运输危险化学品、油类产品等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引起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漏,致使在很短时间内造成一定范围的恶性环境风险事故。通过严格限制各种无证、无标志车或泄漏、散装超载化学品车辆上路,加强跨越水体桥梁的栏杆、防撞墩等结构的强度设计,桥梁两端设置限速和其它相应警示标志,减少事故发生几率,相关部门接受报案后及时向双流县政府办公室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等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
*、环境保护措施和影响分析
(*)噪声
项目通过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工点、设置围挡,避免在夜间施工等措施,使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运营期加强交通管理,在敏感点分布路段加强监测、禁止汽车鸣笛,限制车辆行驶速度等措施后声学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扬尘和粉尘、汽车尾气
在施工场地通过洒水,对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降低扬尘污染;且竣工后这一污染将随之消失。
营运期有关部门需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采取措施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严禁尾气超标的机动车上路运行,并且加强公路两侧绿化。经以上措施后,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由于施工机械及施工场地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运营期雨污水对水体的主要影响是在降雨初期,在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下,可为环境所接纳,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施工工地的少量生活垃圾。对存在于堆料场、搅拌站等临时占地和桥梁等构筑物附近的建筑垃圾,回用可用部分,不能回用部分则运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堆放;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聘请专人定期清除,并运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运营期间产生的清扫废物等统一收集后送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因此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合理处置,对环境影响甚微。
(*)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野生动植物,施工结束时,对临时堆放地等临时占地应及时恢复植被,按规定进行绿化等措施后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小。同时,环评还制定了环境管理、监测及监理计划,以减缓工程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改善现有道路路况,而且可加速推动沿线经济发展。经广泛征询公路沿线各界人士意见,民众均表示支持本项目建设。评价认为,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大部分是暂时性的;运营期的不利影响甚微,且具有较大的正效益,项目实施对当地环境影响小,在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含建议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三、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
*、发布公告(公开网页、张贴告示);
*、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请向环评单位、建设单位索取)。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范围:受该项目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及关注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主要事项:
① 公众是否支持该项目;
② 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③ 采取的环境影响预防和减缓措施是否可行;
④ 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否可以接受;项目建成后,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⑤ 其它意见和建议。
五、公众索取简本和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联系电话或通讯地址,以电话或信函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索取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及反应相关问题。
*、建设单位:成******
地址:双流县白家镇机场路近都段**号 邮编:******
联系人:包先生 联系电话:***-********
*、环评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号 邮编:******
联系人:李先生 联系电话:***-********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公示发布之日起的**日内,****年*月**日至****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