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杨柳河滨河路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桥危桥改造)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受新津县******委托,安******承担了杨柳河滨河路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桥危桥改造)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现该项目环评报告初稿现已编制完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号])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第二次网上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杨柳河滨河路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桥危桥改造)
建设单位:新津县******
项目地址:新津县金华镇、花桥镇、普兴镇、花源镇
项目性质:新建
主要内容及规模:项目路线起于杨柳河岷江入口沿河岸西侧,经老徐家渡大桥进入东岸,穿过天府新区、二绕建控区,进入花源规划区后,利用该组团规划的花雨东路、青云路接正公路,路线全长约**.***km,道路实施宽度**m,双向*车道,配套建设附属工程。项目总投资*****万元。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肯呢过造成的影响
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为占地、施工噪声、生态、扬尘、污水、固废等方面;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为废气、噪声、污水等方面。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一)施工期拟采取的污染措施及防治对策
*、废气
(*)施工扬尘
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通过采取封闭施工现场、采用密目安全网、定期对地面洒水、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时清除、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路面硬化、自卸车和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出场前一律清洗轮胎、用毡布覆盖,并且在施工区出口设置防尘飞扬垫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减少了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机械废气
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等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机械废气,其特点是排放量小,属间断性排放,加之项目施工场地扩散条件良好,能够达标排放。
*、废水
项目施工期施工污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工程建设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置。
*、噪声
施工噪声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组织方案,禁止夜间施工,午间休息时段不得开启;选用低噪声施工工艺、设备和施工机械,合理布局施工平面布置图和文明施工,并采取必要的消声、隔声等治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发生噪声扰民现象出现。
*、固废
弃土运至弃土场处置;建筑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回用,不能回用的运至新津县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堆埋场;生活垃圾每日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生态
工程施工期,重视对沿线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施工人群的教育管理,严禁打鸟、猎鸟或猎杀其他野生动物的行为;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二)营运期拟采取的污染措施及防治对策
*、噪声
从环保角度指导、协调及完善沿线待开发的用地区域性详规,从规划角度调整沿线待开发用地的合理布局。加强道路绿化和交通管理,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对声环境影响不大。
*、汽车尾气排放与治理
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加强道路两侧绿化。
*、污水
工程建成运营后,路面污染物随路面径流进入附近水体造成污染,但路面上的污染物数量较少,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杨柳河滨河路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桥危桥改造)符合当地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项目周围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营会对沿线生态环境、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减缓措施和保护措施,真正落实环保设施与主题建设工程的“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降至环境能接受的最低程度。因此本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杨柳河滨河路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桥危桥改造)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本次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的主要目的是在项目周围受影响范围内进行回访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主要事项如下:
(*)您对本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是否满意?
(*)您对本项目在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做到达标排放是否满意?
(*)您认为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什么环境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全面?或哪些方面还需改进?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方式
本次公众意见可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书信等书面方式与建设单位及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
七、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新津县******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黄石桥
联系人:周工
联系方式:***-********
八、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安******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号
联系人:王工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九、公众意见反馈时间
至本公示发布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年**月*号至****年**月**日)。
新津县******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