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国道315线莎车至英吉沙段老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相关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应实行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工作。现对国道***线莎车至英吉沙段老路改造工程进行第一次网站公示,公示材料如下: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国道***线莎车至英吉沙段老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项目位于莎车县与英吉沙县之间,起点位于莎车县恰热克镇西北侧靠近戈壁的老G***线上,桩号为K****+***(与G***叶城至莎车段终点衔接),终点位于英吉沙县城,桩号为K****+***(接G***英吉沙至喀什段,也与S***喀什至英吉沙公路衔接)。工程规模:本项目路线全长**.***km,定位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km/h,路基宽度**m(城镇段落局部加宽到**m)。共设置大桥***m/*座、中桥***m/*座、小桥***.*m/**座(利用***.*m/**座)、涵洞***道(利用*道),平面交叉**处。建设工期:从****年**月开工,****年**月建成通车通车,工期*年。总投资:本工程投资估算金额为*****.**万元,公路每公里造价***.**万元。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主要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占地及各类施工活动。扩建项目增加永久性占地***.*亩,其中草地**.*亩,耕地**.*亩,林地、果园**.*亩,草地**.*亩,荒地**.*亩宅基地*.*亩。占用的草地、灌木林、其他林地及耕地会减少现有公路沿线的生物量,同时破坏地表表层土壤,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项目将生成一定的生态损失,需要采取一定的生态补偿措施。工程建设对植被将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公路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来自于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的辐射噪声,这部分噪声是暂时的。公路运营期夜间交通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运营初期不是太明显,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运营中期及远期对公路两侧近距离的声环境影响会较为明显。*、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影响有机械尾气排放、沥青拌合产生的沥青烟、施工扬尘,其中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大。营运期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加强公路两侧的绿化带建设,减缓气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泥浆水,营运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污染物随雨水径流及运输危险废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产生于废弃建筑材料、废弃土方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所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环境风险分析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估,公路营运期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翻车或者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在敏感点泄露引起事故风险概率较小,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且一旦发生对区域环境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该类事故发生。三、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设计阶段:公路工程设计阶段在考虑公路的交通功能、设计线型优美,力求项目建设与公路沿线景观达到相融的要求。在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期设计变更调整阶段,加强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施工期:在施工准备期和公路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公路沿线植被,尽量减少干扰和破坏;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取料场、弃料场进行取、弃料作业,禁止随挖随倒;严格限制取、弃土面积取土深度,料场开采深度不得大于*m,开采边坡及时修整放缓,不得随意扩大取土范围和破坏荒漠植被。施工期施工建设单位应加强植被的恢复,保证公路沿线生态完整性和协调性。对施工迹地,包括取弃土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进行适当平整,保持适当的粗糙度。运营期:公路养护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公路本身的养护,也要注意保护公路地界内的土地及其植被,防止人为破坏。*、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对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对进出车辆限速。装载土料等多尘物料时,应盖上苫布,以降低运输过程中起尘量。装卸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加强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发现破损面,即进行修复,避免路面继续扩大,产生扬尘污染大气环境。加强机动车管理,强化车辆尾气排放监管和绿化措施来实施,同时加强对建材建渣类运输车辆的管理,严禁冒顶载及洒漏现象。*、声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中要采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对高噪声高振动设备要采取有效的降噪减振措施。强化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个人劳动卫生防护。施工期间,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尽量缩短工期。注意道路维护,及时修缮破损路段,保持路面平整以减少交通运营噪声。本工程在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和有效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完善国家公路网及区域路网、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对于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将会对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为噪声影响和征地影响,可研及本报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和建议,只要这些环保措施落实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就可以控制在最小限度,评价认为本工程从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考虑,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范围:受该工程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关注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主要事项:是否赞成修建该公路;是否同意该公路的选线方向等;修建该公路要占部分土地,你对此有无意见;是否了解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政策;是否服从征地拆迁和重新安置;公路建设对你何种不利影响最大;临时占地(取弃土场)的影响如何;施工期及营运期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满意;其它意见和建议。六、建设单位及环评机构的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延安路****号联系人:宫艳电话:****-*******环评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单位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号邮政编码:******联系人:刘勇电话:****-*******七、公众提出意见方式及起止时间自公告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公众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工作人员以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建设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年**月*日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