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麻栗坡县沟里香饰面材料花岗岩矿山开采建设项目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麻栗坡县沟里香饰面材料花岗岩矿山开采建设项目 项目组织机构代码: 发布日期:****-**-* 发布单位:麻栗坡县环境保护局 标题:麻栗坡县环境保护局关于麻栗坡县沟里香饰面材料花岗岩矿山开采建设项目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项目详细内容:麻栗坡县环境保护局关于麻栗坡县沟里香饰面材料花岗岩矿山开采建设项目拟审批情况的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麻栗坡县沟里香饰面材料用花岗岩矿山开采建设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联系电话:****—*******联系单位:麻栗坡县环境保护局项目名称:******麻栗坡县沟里香饰面材料用花岗岩矿山开采建设项目建设地点:文山麻栗坡县大坪镇沟里香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湖******项目概况:项目拟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大坪镇沟里香采矿权*.****km*土地范围内开采饰面用花岗岩(***级矿石),采取露天开采,开拓方式为直进式公路开拓汽车运输,矿山开采剥离量为*.*万m*/年,服务年限**.**年,矿山采矿许可证:C**********************,项目采矿范围由**个拐点圈定,开采标高****~****m。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由主体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环保工程组成。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露天采场*.****km*;(*)工业场区*.***hm*,建有汽车库、修理间、高位水池等;(*)道路区**** hm*,道路长×宽=***m×*m,其从箐口村道路接入,路面采用碎石碾压路面;(*)废石场*.***hm*,容积**.*万m*;(*)办公生活区*.*** hm*,建有办公室、生活住房、厕所、浴室等;(*)表土堆场占地面积*.***hm*,容积为**** m*;(*)建截排水沟、隔油池、沉砂池、沉淀池等。生产工艺:表土剥离—圆盘式锯石机锯石—解体、分离、整形—起吊装载—产品—出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年产花岗岩矿型材*.***万m*。项目总投资: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施工期(*)废气: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粉(扬)尘,其产生于场地开挖、场地平整、物料运输装卸、堆放及混凝土拌合等过程,主要污染物为TSP,呈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其它废气影响不大。对策措施: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措施;粉尘散逸性工程材料,如砂石、水泥、土方等采取篷布有效覆盖,使用时部分掀开,减小风动扬尘;规范车辆装载方式,加盖篷布,采取密闭运输,避免沿路洒漏现象;及时清理建筑垃圾,禁止施工场地溶融沥青、焚烧油漆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物品等,减小施工废气影响。(*)废水: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场地冲洗等过程,产生量***m*,经沉淀池处理后,返回施工工序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利用,不外排。施工生活污水产生量**.**m*,其中粪便污水排入临时旱厕,经清掏后作农肥利用,其余较清洁废水经收集后作场区洒水降尘利用,不外排。(*)噪声:施工噪声源主要是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机械施工产生的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其声源级在**~***dB(A)之间。项目距离周围村庄敏感点较远,通过采取夜间禁止高噪声施工作业后,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不大。(*)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土石方产生量*.**万m*,回填量*.*万m*,弃渣量*.**万m*。项目弃渣中剥离表土*.**万m*均堆存于表土堆场作绿化覆土利用,*.**万m*废石全送废石场堆存。施工期建筑垃圾产生量约**.*t,经集中收集后,可回收利用部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送地势低洼处回填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t,经集中收集后,送附近乡镇垃圾堆放点堆放。*、运营期(*)废气①矿山开采粉尘项目矿山露天采矿、铲装、锯石等过程会产生粉尘,产生量约*.***t/a,呈无组织排放,经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处理后,排放量为*.****t/a。环评预测分析认为,项目露天采矿过程产生的无组织粉尘(TSP),在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处理后,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mg/m*,对应距离***m,占标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要求,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②废石场粉尘项目废石以碎石为主,含有少量剥离土,在干燥天气、风速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粉(扬)尘,按照清华大学在霍州电厂现场试验的公式进行估算,产生量为*.****t/a(**.*mg/s),呈无组织排放,经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处理后,排放量为*.*****t/a、*.*****g/s。环评预测分析认为,项目废石场堆存碎石过程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无组织粉尘(TSP),在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处理后,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mg/m*,对应距离***m,占标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要求,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③表土堆场扬尘项目设置一个表土堆场,其起尘量为*.***t/a,呈无组织排放,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处理后,排放量为*.****t/a。环评预测分析认为,项目表土堆场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无组织粉尘(TSP),在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处理后,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mg/m*,对应距离***m,占标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要求,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④公路运输扬尘项目公路运输扬尘产生量为*.**t/a,呈无组织排放,经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处理后,排放量为*.***t/a,排放浓度在***mg/m*~*** mg/m*,对运输沿线村庄戈令村影响较大。环评要求:项目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旱季注意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减小运输扬尘影响。⑤其他废气汽车尾气:项目矿区公路运输车辆预计*辆次/d,其产生的汽车尾气经公路沿线植物吸附及大气稀释扩散后,影响不大。食堂油烟:项目食堂厨房在烹饪过程中采用电能做热源,其厨房油烟经抽油烟机引至屋顶高空排放,影响不大。恶臭气体:项目运营期垃圾收集设施、旱厕污泥均会产生恶臭。项目应合理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和旱厕位置,及时清掏旱厕,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减小恶臭影响。(*)废水①对地表水的影响采矿废水:项目采矿过程采取湿式凿岩和洒水降尘,均被蒸发等损耗,无废水产生,影响较小。矿坑排水:项目矿山雨季在正常情况下,矿坑排水量约**m*/d,经沉淀池二级沉淀、贮存后,回用作生产用水或洒水降尘利用,不外排。废石场林滤水:项目废石场在雨季正常情况下,废石场林滤废水产生量*.*m*/d,主要含有SS,经沉淀池二级沉淀、贮存后,回用作生产用水或洒水降尘利用,不外排。环评预测认为,项目雨季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炭山河,其水体中COD、BOD*、NH*-N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影响不大。防洪排水:项目拟在废石场坡顶、填土边坡两侧设置排洪沟,雨水经排洪沟截流后排入炭山河,影响不大。机修废水:项目机械含油废水产生量约*.**m*/d,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m*/d,其中粪便污水排入旱厕,经清掏后作农肥利用,食堂污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与其余较清洁污水作洒水降尘用水利用,不外排。②对地下水的影响环评分析认为,项目矿山开采过程会改变采场所在局部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对局部地下水水质、水量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对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对区域地下水水质、水位影响不大。③对周边村民用水的影响矿山开采对周围村民用水的影响:环评现场调查认为,项目矿山与周围村庄取水水源不在同一溪沟,矿山开采过程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对采矿区周围村民用水影响不大。矿山取水对周围村民用水的影响:项目矿山用水以那云村取水溪沟为水源,通过铺设管道自流引至矿区高位水池备用。那云村取水溪沟水流量为***m*/d,矿山取水仅占其流量的*.**%,对矿区附近的云田村和箐口村村民生活用水影响不大。为了进一步减小影响,环评要求:若发生大旱,建设方应首先考虑村民用水,禁止拦截村民用水。(*)噪声项目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有切割机、电解机、磨光机、水泵等机械设备噪声,生产人员社会噪声,以及进出厂区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其声源强在**~***dB(A)之间。对策措施: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对切割机、磨光机、行吊机等高噪声设备不定期检修维护,并采取隔声、消音、减振等措施降低噪声源强;合理安排加工作业时间,夜间禁止高噪声生产作业;加强厂界绿化,利用绿化隔声降噪。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项目厂界噪声达标。(*)固体废物废土石:项目运行期间土石方开挖量**.*万m*。其中剥离表土*.**万m*,暂存于表土堆场,后期作矿山绿化覆土利用;废土石产生量*.***万m*,拟全部运至废石场堆存,也可部分外售给附近村民作建材利用。项目废石场位于矿区东侧,占地面积*.**hm*,容积**.*万m*,可满足废土石堆存需求。机修危险固体废物:项目修理过程机修车间会产生废机油、润滑油、废手套、废油桶、废抹布等危险废弃物,产生量约为*.***t/a,经集中收集后,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边角料:项目矿山开采过程会产生不符合型材规格的边角料,产生量为**.*t/a,经收集后部分送大坪镇至麻栗坡道路作路面填铺利用,部分出售给附近村民作建材利用。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t/a,经集中收集后,送附近乡镇垃圾收集站处置。(*)生态环境占地影响:项目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坡耕地等,对周围村民有一定影响。环评要求:矿山项目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占用土地进行合理补偿,减小影响。对区域植被影响:环评分析认为,项目评价区内的植被类型较为丰富,但植被多为大坪镇乃至戈令村分布较广、较常见的物种,通过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的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采取严格控制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等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不大,不会改变植物遗传结构、空间及种群更新。矿山开采结束后,闭矿过程应采取工程、生物及其他相关措施进行治理,使矿区生态植被尽快得到恢复,减小影响。对区域野生动物的影响:环评分析认为,项目评价区内野生动物较少,只有竹鼠、松鼠、山雀等,均属常见种类,无国家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为进一步减小影响,环评建议:若在工程活动过程中发现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禁止对其伤害或猎杀,减小影响。水土流失:项目基建及运营过程均会对项目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新增水土流失量****.**t,拟采取《水体保持方案》提出的植物、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经治理后,使项目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栏渣率达到**%,林草植被恢复率达达**%,林草覆盖率达到**%,可有效减小水土流失影响。(*)公众参与项目公众参与采取张贴信息公告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当地居民和社会团体两部分。共发放收回个人有效调查问卷**份,回收率***%;发放收回有效团体调查问卷**份,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