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粽”里寻它,健康端午知多少?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粽”里寻它,健康端午知多少?专家:粽子好吃还得“点到为止”,谨防消化疾病端午佳节又将到来!漫步荆州街头,处处棕味飘香。家人围坐一起,吃着各种馅儿香喷喷的棕子,惬意地感受着节日的温馨,是一种满满的幸福。然而,欢乐的佳节又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如何过一个健康端午?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该院消化内科主任谭小平,就健康过端午的话题提醒市民:粽子好吃,还得“点到为止”,预防消化疾病!粽子难消化 小心“被粽伤”“前天,一位**多岁的老大爷就因肠梗阻来到医院治疗,最后一问,原来是粽子惹的祸……”谭小平告诉记者,粽子的主料是以糯米为原料,在煮熟后往往会释放出一种黏性较大的胶性物质,过量饮食通常会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胃部不适,所以有胃病史的人不宜多吃,以免旧病复发。谭小平介绍,除了有胃病史的人不易多吃粽子外,老年人和小孩也要特别注意“贪嘴”。因为老人和小孩的消化功能较弱,吃粽子最好“点到为止”,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另外,从食用粽子的时间上来看,作为早点和夜宵也是不提倡的,因为这样一来,粽子会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给胃部造成较大的负担。谭小平提醒,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还有饮雄黄酒杀肚虫的习俗。这种习俗十分不科学,应该抛弃。虽然雄黄可杀虫、除湿止痒,但却是剧毒,日服*.*克便可致人中毒,轻者呕吐、恶心、腹痛、大小便不下,并可继发喉炎、头痛,严重则可使心、肝、肾及肠受损。吃粽有讲究 还需“趁热吃”“从馅料上来说,南方常做的肉粽,由于脂肪含量相对较多,对于那些有胆结石、胆囊炎病史的人还是少吃为佳。”谭小平说,爱吃粽子的市民,在选择粽子时,最好选择如小枣之类较清淡的粽子为好。还有重要的一条,一些市民喜欢吃常温的粽子,这是不科学的,最好还是以加热熟透为宜,更利于健康。谭小平说,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因此,女性吃粽子一天最好不要超过*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谭小平建议,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除了少吃外,最好是别吃粽子。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粽子,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同时,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一些糖尿病患者不加节制地吃粽子,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端午食品多 还得“有口福”端午节即临,粽子、咸鸭蛋、皮蛋陆续登场逐渐成为饭桌上的“常客”。谭小平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咸鸭蛋则有清肺火、降阴火的功效;皮蛋性凉,火旺者最宜。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这些传统食品还得“有口福”,不然适得其反。谭小平提醒市民,包粽子多用糯米,而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史的病人要少吃粽子;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粽子;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粽等。咸鸭蛋腌制的时间不宜过长,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肾病患者都不适合吃,咸鸭蛋含盐量高,多食久食容易引起血管硬化,血压不易控制,也会加重心、肾脏负担。皮蛋里含有氨,肝功能低下的患者要忌食。谭小平建议,端午节也不能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它种类食物的摄取。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食粽时搭配时令蔬菜,餐后再来一份水果,不仅营养均衡,还能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