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永修县林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为充分了解永******生态养殖基地项目周边社会各界对该工程建设的意见,更好做好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现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告。一、建设项目概况永******拟投资*****万元在永******马鞍山,建设生态养殖基地项目。项目总占地****亩,新建栏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饲料加工间等,总面积*****平方米,养殖生猪年出栏*万头,果园苗木***亩,另有办公区、生活区、粪污处理设施等配套设施。二、项目主要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源中大气污染源为施工扬尘和设备及运输车辆的尾气,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噪声污染源为运输车辆及设备的噪声,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项目运营主要污染源为:废气主要是饲料加工产生的粉尘,猪舍、堆肥场、沼气工程等产生的恶臭气体、备用发电机尾气、沼气发电系统尾气及食堂油烟。废水主要有生产废水(主要为猪尿液和猪舍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猪粪、沼渣、猪尸体及胞衣、收集粉尘及废包装袋、脱硫沉淀物、医疗废物、员工办公和生活垃圾等。噪声主要来源于饲料加工设备、潜污泵、水泵、发电机、各类风机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及猪只偶尔的叫声。三、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措施:(*)扬尘和废气:采取洒水湿法抑尘并对对施工材料加盖防雨布,避免露天堆放;车辆和设备及时冲洗并选用优质燃料,减少扬尘和尾气的产生。采取措施后大气扬尘和废气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对大气影响较小。(*)废水:施工废水收集后经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固体:施工废物分类收集,存放到指定地点,能回收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由环卫部门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定期清运,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污染影响。(*)噪声:施工期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夜间禁止施工,可使周围声环境可达到标准要求。(*)生态:对施工期破坏的地表进行生态恢复,防治水土流失,可使生态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运营期治理措施(*)废气:项目产生的饲料加工粉尘经布袋除尘器收集处理后通过**m高排气筒排放;猪舍、堆肥场、沼气工程等产生的恶臭气体采取综合预防、防治的方法,即优化饲料+喷洒除臭剂+加强绿化处理;项目沼气燃烧前进行脱硫净化处理,沼气发电系统的尾气通过**m高排气筒排放;备用发电机拟采用*#优质柴油为燃料,燃烧较为完全,尾气通过**m专用烟道排放;食堂油烟拟采用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排放。(*)废水:项目产生的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厌氧发酵+水解酸化+SBR处理达到农用灌溉水质标准后用于周边山林的灌溉,不外排。(*)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猪粪、沼渣通过堆肥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出售;病死猪及胞衣安全填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回用于生产;废包装袋外售利用;脱硫沉淀物由供应商回收再生利用;药品包装及针筒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噪声:项目饲料加工设备、潜污泵、水泵、发电机、各类风机等设备运转及猪只偶尔的叫声均会产生噪声,拟通过各种隔音降噪及管理措施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不受影响,包括购买低噪音高性能设备、设置专用机房、场区合理布局、合理安排猪舍以及增加厂区绿化面积等。四、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空气本项目正常排放情况下主要污染物粉尘、SO*、NOx、H*S、NH*等最大落地浓度均能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值均能达标。(*)水环境本项目产生的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厌氧发酵+水解酸化+SBR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农用灌溉水质标准后用于周边山林的灌溉,不外排,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声环境经预测,本项目各噪声源在优化布局并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均可达标,对声环境影响不明显。(*)固体废弃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处理,无固体废物直接排放,因此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五、环境风险评价结论经重大危险源辨识,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位于永******马鞍山,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应确定为二级。经源项分析,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设定为沼气储柜的火灾爆炸事故,主要事故源项为沼气泄漏后造成的影响。经预测分析,发生事故时影响较小,不会对外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及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可以把环境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其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不会改变项目周围地区当前的大气、水、声环境质量的功能要求;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公众调查表明周围的群众是支持本项目建设的。本项目的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全面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切实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七、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相关资料查阅的方式和期限本次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存放于环评单位,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联系方式:建设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曹总 ***********环评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严工 ****-******** **********@qq.com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资料索取截止日期为本公告发布起**个工作日内。八、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在项目周边临近企事业单位、村庄或居住区范围进行。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公众对该项目在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九、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公众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方式如上文所列。十、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公众可在本公告发布起,**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永**********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