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奈曼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奈曼旗2016年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奈政办字〔****〕***号奈曼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奈曼旗****年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六号农场管委会,旗政府有关办局:经旗政府同意,现将旗农牧业局制定的《奈曼旗****年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年**月**日奈曼旗****年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根据通辽市农牧业局《关于印发通辽市****年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农牧发〔****〕***号)要求,为全面推进我旗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工作思路。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目标任务,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立足点,以提高农牧民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着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的事业。各苏木乡镇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明确新型职业农牧民的目标任务,加大支持力度,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氛围。*.市场引领,农牧民自愿。发挥市场引导机制,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农牧民意愿,通过宣传引导、政策吸引和利益驱动,让农牧民通过培育得实惠,调动农牧民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立足产业,注重实效。立足肉牛产业,针对不同区域、分类别、分步骤开展培育,体现实际、实用、实效。*.突出重点,分类培育。以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对象,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领域,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环节,把职业农牧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牧业的主导力量。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旗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年,我旗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以养牛大户、养牛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人,同时,遴选推荐**名农机大户(合作社)参加自治区农广校组织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轮训。通过系统培育,使培育对象掌握应用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具有现代农牧业发展理念,能够示范引领和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三、实施内容(一)确定培训对象。在培育对象确定上,以有意愿学习、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乐于助人的养牛大户,养牛合作社、牛养殖场带头人,改良员、防疫员等为主,以及愿意发展养牛产业的科技示范户,年龄**—**周岁。具有较强农牧业创业意愿的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年纪较轻、学历较高、产业基础较好的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可优先安排培训。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对象(农机)的推荐以旗农机主管部门认定的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带头人(理事长)为主,遴选培育对象时要与农牧业经营管理站和农机部门紧密配合。在培育对象遴选上,苏木乡镇政府要组织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农服中心、经管站等部门进行,尽量把符合条件的农牧民都列入学员库,从中优选培育。﹙二﹚建设培育师资库。由旗农牧业局协调各单位、各部门,选用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师资库,同时积极配合区、市搞好师资库建设,做到分级管理、统一配备、资源共享。师资库建设重点吸收农牧业教育、科研推广机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农牧业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技术人才,以及优秀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对师资库的使用管理一是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的不同,从师资库中挑选适合的教师授课。二是培训后组织学员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实施优选,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和考核管理机制。三是要对师资库动态管理,保证教师水平。同时,要积极探索,开设一批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编写一套有当地产业特点和示范引领作用的乡土教材。(三)强化培训机构建设。强化和完善培训机构建设。一是加强旗农广校的基础建设。针对农广校人员不足,力量不强的问题,根据工作需求及时调配人员,充实培训设施设备,做到有人员,有设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完善以田间学校、田间课堂为主要形式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依托规模养殖场、交易市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等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并实行挂牌管理,以改善实训手段,为职业农牧民实习、实践提供良好条件。(四)培育内容、时间与方式*.培训内容。按照“一点两线”的教育培训模式要求,围绕主导产业,考虑农牧民知识需求、农时季节和生产环节设计培训内容,主要以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主。合理安排设置专业技能课、经营管理课、综合素质提升课,在全市肉牛产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旗养殖实际,制定详细课程计划。 *.培训时间。围绕产业生产周期开展不少于***学时(不低于**天)的培训。在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跟踪服务以按*:*:*的比例设置,(理论教学不少于**学时、实践教学不少于**学时、跟踪服务不少于**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跟踪服务等都要按实际情况计入学时,并且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保证实践教学和跟踪服务的质量。*.培训方式与班级管理。根据承担的任务,计划设置四个班次,每班学员**人左右,采用集中授课和“田间课堂”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选择*-*个具备食宿条件、便于管理的固定教学点进行集中授课,基地实训安排在旗内外合作社、养殖场、现代农牧业园区、加工企业等进行。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一个生产周期安排不少于*次的集中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调动学员参与积极性。*.考试考核。培训结束后,采取“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形式对受训农牧民进行考试考核,颁发培训结业证书。鼓励通过考试合格的学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申请奈曼旗“新型职业农牧民”资格认定。四、认定管理(一)资格认定。旗政府为认定主体,旗农牧业局负责实施,农广校具体承办,制定本地新型职业农牧民认定管理办法。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分类制定职业农牧民认定条件、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分初、中、高三个等级认定新型职业农牧民。(二)动态管理。职业农牧民资格证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职业农牧民等级考核评定制度。对于不再从事农牧业生产的、生产效益低、服务水平低或其他不符合职业农牧民行为的,取消其资格,不再享受新型职业农牧民政策支持。(三)档案管理。建立职业农牧民信息管理系统和职业农牧民档案。对培训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档案(包括电子档案),作为学员认定和上级部门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五、跟踪服务培训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新型职业农牧民跟踪服务计划,进一步巩固培育效果。一是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成立导师团,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持续开展服务和技术指导。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服务。根据学员需求,将参训农民组织起来,经常性开展继续培训,进一步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创建学员QQ群、微信群,打造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网上交流平台。四是指导学员使用通辽市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手机终端为学员提供市场、技术信息等服务。五是开展项目推介服务。根据学员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因素,推介中小型创业项目,扶持有条件的农牧民自主创业,逐步发展。六、实施步骤坚持“总体有安排,月月有计划、年终有考核”,明确培训重点,分步骤、按计划实施: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整体启动(****年*月至*月)。广泛宣传动员、启动我旗****年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目标,细化培育措施,落实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进行培育对象的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库。今年我旗培育对象重点放在养殖规模比较大的重点乡镇,培训机构具体遴选学员、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培育计划、遴选培育教师、编发培训教材等。第二阶段: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年*月至****年*月)。采取有效措施,围绕培育计划和培训规范组织分段式培训。认真抓好理论授课、基地实训、集中答疑、考试考核、包抓指导等教育培训环节,完成培育任务和考核认证,建立档案资料,及时上报信息,提升培训效果。按照整体进度分阶段的开展工作,除因季节性强无法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外,其它课程都必须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第三阶段:考评考核,评价认定(****年*月至*月)。制定奈曼旗的职业农牧民认定管理办法,对职业农牧民进行认定。第四阶段:总结宣传(****年*月)。一是对****年全年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二是梳理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优秀职业农牧民,并广泛开展宣传推介。三是完善机制,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熟化职业农牧民培育模式,构建职业农牧民培育的长效机制。七、资金使用和管理 ****年项目资金 **万元,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分配管理,人均培育资金****元左右。(一)资金使用安排。经费主要用于培训规范管理及跟踪服务等培育全过程,包括需求调研、农牧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教师、信息化手段、认定管理和跟踪服务等相关支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跟踪服务这三大项费用的支出不低于总费用的**%,其他费用不超总费用的**%。为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果,各项费用做到规范管理,有据可循。食宿费按照本地区的消费水平,每人每天不得高于***元(外地参观交流按当地标准执行),管理人员、教师一律和学员同桌同餐;教师讲课费按《通辽市本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规定的下限执行,即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含副高级)的专业人员每半天一律不超过****元(税后),副高以下技术职称根据讲课效果酌情设定标准。信息化手段开支只限于必要的信息化有偿服务、购买电脑耗材、低值信息化工具和必要的小型设备。跟踪服务的专业教师,可参照讲课费标准,参照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适当给与补贴。(二)实行专账管理。配备好财务管理人员,实行专账管理,各项支出都要有书面请示和批复,有指定的具体经办人员,财务核实后,由负责人签字报账。财务人员要作为培训机构人员重要组成。(三)严格资金监管。旗财政、农牧业部门要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加强补助资金的使用监管。严禁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直接分发给农牧民个人。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对于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项目结束后,及时开展年度资金审计工作。八、保障措施(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由旗分管领导任组长,农牧业局、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夯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下设办公室在旗农牧业局,负责做好领导小组培育日常工作和组织推进等项工作。旗农广校具体负责整个培育工作的各项教学管理,各苏木、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全面推进此工作。(二)充分调研,全面部署。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村牧区开展调研,对培育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同时了解掌握各苏木、乡镇产业发展情况、农牧民想要学习哪些内容、什么时间安排培训比较好、什么样的培训形式比较受欢迎等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开展培训。(三)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旗农牧业局具体组织项目实施,统筹做好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工作。旗农广校作为培育主体,重点做好学员遴选、教师遴选、基地建设、跟踪服务等工作,规范开展教育培训、学员考试考核认定等。根据市里课程安排,旗乡两级农牧业技术服务部门参与课程设置、教师教课、跟踪服务、教学管理等项工作。乡镇政府负责学员的选拔推荐、乡镇和乡土专家的推荐,组织本镇学员参加培训,参与学员管理和指导跟踪服务,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等。(四)制定政策,大力扶持。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畜牧良种补贴项目、肉牛冻精及良种肉牛基础母牛补贴项目、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粮改饲项目、秸秆转化项目,以及我市扶持肉牛养殖信贷优惠政策等,集中向新型职业农牧民倾斜,发挥项目合力,扩大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和影响。(五)总结经验,广泛宣传。及时总结培育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果成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加大对培育工作和典型学员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送培育工作简报、先进典型等信息,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奈曼旗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件奈曼旗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 长:白 华 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副组长:莫日根 旗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杜 良 旗财政局局长李自清 旗农牧业局局长高国焱 旗审计局局长成 员:李婉钰 旗农牧业局副局长赵江红 旗财政局副局长窦瑞霞 旗农广校校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旗农牧业局:主 任:李婉钰 (兼)成 员:窦瑞霞 李雪梅 刘 燕 撒仁高娃 抄送:旗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驻奈中区市直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