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总体规划草案征求意见:2020年人口和建设用地双减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关键词,而在上版总规中,与之对应的目标定位则是“现代国际城市”。  时隔**年,继****年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之后,北京再出新版城市总规。  *月**日上午,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发布通知,公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草案)(下称“总规草案”)已经编制完成,并开始征询和吸纳公众意见。  在北京以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下,此份规划,被认为是北京从“增量”转为“减量”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其具体内容与规划精神,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发展目标:和谐宜居  据了解,总规草案中,将有六大部分支撑。其中包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科学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大城市病”以及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  其中,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主要为,到****年,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要实现阶段性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到****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到****年,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  “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关键词,而在上版总规中,与之对应的目标定位则是“现代国际城市”。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部主任刘岚芳认为,虽然建设宜居城市,在过去北京城市规划中也有提到,但并不是发展目标的重心所在。这种城市目标重点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北京正在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规划核心,向城市功能为规划核心的思路转变。  她表示,这是由于北京相对全国更早地进入经济新常态,并且更早进行了经济发展新旧动力转换。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的产业转移,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在逐步与首都功能相适应。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城市问题,需要利用规划去引导并解决这些问题。  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三庚则认为,北京城市发展目标转变所体现的,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也是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总规在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四大中心环节的部署,其出发点都是“人”。 上一页**下一页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