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温岭市新河镇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温岭市新河镇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开展入镇口打造、重要街区改造、样板路建设、沿河景观建设等十大类 ** 个工程项目,推动城镇面貌彻底改观。其主要做法是:一、优化环境,完善设施整治乱象。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城乡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情况,共清理垃圾*万余吨、灯箱广告牌等****余个。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扫除“空中蜘蛛网”,对建成区**条主次干道涉及的管线实施“上改下”整治,拔除地面线杆***根;严管严控“摊乱摆”现象,共整治城区占道经营***余例,清理违规摊位***余处。重拳整治“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改“四无”企业***家。疏通“毛细血管”。 构筑城区交通微循环,提升交通效率和环境,着力破解“行路难”现象。该镇先后新建、改造**条主次干道和**余条背街小巷,拓宽提升道路*公里,打通断头路*条,修复破损路面***余处,增加城区道路面积*万余平方米,有效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做强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停车场、星级菜场、公共厕所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新增停车位***个,修复人行道**公里,清理占道石墩**个。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从环境优化、设施改进、管理提升等方面狠下功夫,新建、改造公厕*个。加强文体阵地建设,新建、改建市民公园*个,增加体育场地****平方米。建成温岭首个镇级健康主题公园,每月参加文体活动的群众达*.*万人次。二、因地制宜,景上添花片区风貌一体化。 打造“一区一景”,划分建成区为工业、历史街区、美丽乡村等*个风貌片区,通过立面色彩控制、绿化景观改造、道路环境治理等手段,融道路景观、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为一体。该镇新城风貌区*.*公里主干道全部实现管线地埋、人行道增设、绿化补种,沿街***余间统一采用白色墙体、暗红色窗户、淡绿色挑檐,配以徽派建筑和小桥流水的街景小品,呈现出一座富有水乡古韵的现代化新城。碧水绿景共增色。 近年来,该镇投资*亿多元,全区域建成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实现金清大港可游泳、建成区污水零直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实施金清大港绿道景观工程,完成**公里沿港漫步道,建成**个亲水平台。加快水治理的同时,持续开展“植绿”,增加城区绿地、生态绿廊和景观小品,对整治范围内沿河滨水、公园、六闸花海等绿化改造提升,重点加强五线四河、主干道路的绿化和美化,先后对**.* 公顷道路实施绿化打造,栽植各类树木 *.* 万余株。截至目前,共建成区绿地面积达 *** 公顷,绿化覆盖率达 **.*%,人均绿地面积 **.* 平方米。三、承古启今,互融相济承载文化记忆。 引景入路,将新河的石文化、水文化、诗书文化等融入对外通道、入镇(城)口的建设中,塑造独具韵味的小城镇。*个入镇(城)口“颜值”飙升,如南鉴入城口融入自身产业,打造草帽特色。美化路桥机场至长屿硐天、石松一级至长屿硐天等通景道路,因地制宜开展沿线立面改造,配以凸显石文化和水乡特色的秀美墙绘,粉刷房屋立面***余间,清除赤膊墙***余处。温存文化命脉。 延续十字新城、寺前桥南北街等古城、历史街区的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形态,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恢复传统空间肌理。改造提升寺前桥老街,拆除临水违建,保留上坊下店的商肆风貌,打造有记忆点的历史街区。加快廊桥、和合书院、戚继光纪念馆等重要文化节点建设,整合现有**处文保单位资源,修复*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点燃生态活力。 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重点,历史为点缀,构建沿金清大港景观山水带和环披云山历史文化景观带。充分利用新河的山体、水系、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等资源,结合绿化景观,打造健身步道**公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以六闸村为试点,依托金清大港打造“金清绿道体验地、田园风光展示场”,种植大规模的色带、花海,建成通透整洁、精致秀丽的田园民居。(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供稿 编辑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