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贵州省环境保护厅2018年10月29日拟作出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松河东井项目)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年**月**日拟作出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贵州******松河东井等项目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行政审批大厅)
传 真:****-********
通讯地址:贵阳市遵义路**号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处
邮 编:******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贵州******松河东井盘州市淤泥乡贵州******贵州******松河东井属松河矿井范围内浅部矿井,据《贵州省煤矿证照及相关事宜联合审批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纪要》([****]第*次,总第*次),该会议 “原则同意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上报盘江矿区松河井田三井整合方案”,松河东井由松河矿井范围内原岔沟井、万达井及福来井整合而成。松河东井初设计已获批复(黔能源煤炭〔****〕***号)。根据设计资料,整合后松河东井西部以F**断层为界,东部以F**断层为界,深部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给下属三井下划开采标高及资源量意见的函》黔国资产权[****]***号,最低控制标高下划至+****m。井田走向长*.*km,倾斜宽*.*km,面积*.****km*。松河东井设计开采煤层为*+*、*、**、**、*、**、**、**、**、**、**共**层,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万t,开采规模**万t/a,服务年限为**a。原煤出井口后,直接经皮带机输送进入配套的朱家寨洗煤厂(入选能力为**万吨/年,已单独环评)进行洗选。松河东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新建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三条井筒井口集中布置于工业场地,工业场地利用原万达井二采区工业场地进行改造扩建。全矿划分为一个水平进行开拓,水平标高为+****m,划分为一个采区进行开采。首采区为一采区。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生活用水取自矿井西北侧的泉点(*号水源井、*号水源井);采用经处理后的矿井水作为生产用水水源。本项目不设锅炉房,前期矿井供热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后期以瓦斯发电站余热为热源。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人,出勤人数***人,生产工人效率为*.** t/工。项目总投资为*****.**万元,环保工程投资为***.**万元,环保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是地面设施新增占地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等。评价要求施工期尽量将施工场地布置在征地红线内,减少临时占地,保存好新增场地施工期占用土地的表土层,以用于服务期满后的场地的土地复垦之用,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期对地表水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井下施工涌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对于新建井巷产生的井下排水,引入万达二采区工业场地内已有矿井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复用于现有生产系统防尘洒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引至万达二采区工业场地现有生活设施及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复用或达标排放。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建设期间的扬尘产生量较小,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装、运、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洒水防尘和加盖篷布等措施,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裸露地面进行洒水抑尘。声环境保护措施:建设过程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机械设备由于松动部件的振动等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级;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及时关闭;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混凝土搅拌站等强噪声源宜设置在远离居民点,并采取适当降噪措施。装卸材料轻拿轻放,文明施工;地面设施补充建设等施工在夜间不用高噪声设备,噪声值大于**dB(A)的设备只限于白天作业,未在夜间**:**~次日*:**施工;物料进场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进场影响村民休息。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建井矸石用于场地平整和外运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运往矸石场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往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矿井前*年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m,影响面积*.**km*;全井田开采后,预测地表最大下沉值将达到**m,地表移动变形影响面积为*.**km*。矿井工业场地、炸药库及临时排矸场挡矸坝均位于煤层露头以外或边沿,设计已结合露头留设保护煤柱,预计受到地表沉陷影响很小。东一井炸药库位于本项目沉陷范围内,建设单位将结合井田边界留设煤柱。德乌小溪、英(武)柏(果)公路均位于煤层露头以外,基本不受开采影响。全井田开采后,岔沟头居民点井田范围内及边沿附近的约**户**人,房屋将受到地表沉陷Ⅳ级破坏,评价要求进行搬迁安置,应根据开采进度适时进行搬迁,确保居民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对受地表沉陷影响的耕地及基本农田进行土地复垦、整治和补偿。加强工业场地绿化,并对工业场地地面进行硬化处理。矿井服务期满后,对各工业场地内各种建筑设施可根据当地需要双方协商妥善处理。对当地不能利用的各种井筒等采取封闭措施。对不能利用的场地,宜进行农业和林业复垦。对矿区沉陷范围进行综合整治。地表水环境保护:矿井正常涌水量为***.**m*/h(****m&sup*;/d),最大涌水量为***.**m*/h(*****m&sup*;/d)。矿井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m&sup*;/h(*****m&sup*;/d),采用“调节+混凝沉淀+石英砂过滤+部分消毒”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部分经消毒后复用于井下防尘洒水、地面生产系统防尘洒水、瓦斯抽放站冷却补充水、瓦斯发电站补充水、工业场地绿化及道路浇洒,剩余部分达标排放。矿井生活污水产生总量***.**m*/d,拟在工业场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规模***m*/d,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复用于配套选煤厂补充用水,剩余部分与复用剩余的矿井水一并外排。评价要求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禁矿井污废水的事故排放。地下水保护措施:本项目井泉保护或饮水保障的主要措施有:(*)导水裂隙带预测分析表明,井下开采主要对煤系地层宣威组(P*xn)和上覆飞仙关组(TP)含水层产生漏失影响;对其他含水层的影响较小。(*)煤层开采后,井田内井泉可能受到漏失影响。环评要求营运期间凡是由于本矿开采影响附近村民生活用水的,应由业主出资解决。(*)评价要求工业场地采取分区防治措施,减少污水入渗。及时填补裂缝,建立水文地质观测点、动态观测网等多种措施,以减少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环境空气保护措施:(*)采用清洁能源供热,不使用燃煤锅炉。(*)项目不设储煤场,原煤直接通过皮带机运送进入配套的洗煤厂。皮带机置于密闭的走廊内,转载点进行封闭,并安装喷雾洒水装置。(*)临时排矸场采取推平压实、喷雾洒水除尘措施,并布置绿化带。(*)场区道路进行定期洒水,抑制路面扬尘。声环境保护措施:评价针对高噪声源分别采用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声学治理措施,以及要求设置围墙、加强绿化等措施进行降噪。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环评要求在工业场地主要建(筑)物及作业场所设置垃圾桶,收集后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矿井水处理产生的煤泥压滤后外销;生活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经干化达标后(含水率≤**%)与生活垃圾一并清运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由环卫部门处理。。本项目生产产生的危险废物有废机油(润滑油)、废乳化液、油泥等。矿井所有机械维修均集中在工业场地机修车间内进行,不得置于室外,换下的含油零部件不得随意丢弃,同时要求在工业场地机修车间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并按照危险废物贮存间的标准进行防渗建设,废机油(润滑油)、废乳化液、油泥等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必须采用桶装,并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定期将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送往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关闭矿井遗留环境问题处置:对岔沟井未封闭的井筒进行安全封堵,将岔沟井开采范围和遗留场地纳入东井的生态整治范围。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做好污废水防范措施,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保部门备案,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防范措施,定期开展演练工作。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 松河东井报告书公示版.pdf评估意见 松河东井评估意见.pdf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贵州省环保厅环评处****-********、********(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个工作日内)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