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脱贫路上靠自己,幸福生活谢党恩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记燕洞镇领先脱贫户莫有雄
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人民政府内,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具有传统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中国人踏实能干,开明进取的思想,在艰苦的生活中,他不止用身躯扛起了一个家庭,还时刻不忘自己的理想,坚持练习书法,歌唱。他就是莫有雄,是一名于****年脱贫摘帽的农民,也是燕洞镇人民政府的门卫大叔。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坚持与毅力,为子女书写了一段自强不息,决不放弃的奋斗历程。
自强不息,创业脱贫 ****年,莫有雄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评为贫困户后,莫有雄得到了国家给予的五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他和朋友合作,用贷款购买了一台大型的收谷机,帮需要收谷却没有人力的家庭收谷,从中赚取人工费用。但由于田间工作较劳累,且收效甚微,很快,与莫有雄合作使用大机器的朋友收手不干了,他又卖掉了大机器,买了一个小机器,继续从事收谷工作。为了维持生活,给孩子提供花销,在从事收谷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学习电焊,水电维修等新兴技术,还与妻子一同接一些搬运砖头的建筑活。****年,莫有雄摘了穷帽,距离将他评为贫困户仅仅花了一年时间。
“我闲不下来,只要一闲下来我就想到还戴着穷帽子,只有我们努力把这帽子摘了,我们和孩子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你别看我这样,搬起砖头来毫不含糊,我的手和别人不一样的,我的手又弯又粗糙,这都是干活干出来的”如今已经脱贫的莫有雄伸出自己的手微笑着说。
手沾墨香,充实内心
逢年过节,燕洞村的农户说起春联,都会想起莫有雄。莫有雄那双粗糙的手,不仅扛得起砖头,还拿得起毛笔。
在莫有雄念初中的时候,有一名叫邓文才的老师,经常在校内练习书法。莫有雄一看到邓老师笔下的字就被迷住了,他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看,这么迷人的艺术字呢”。于是他接近邓老师,开始模仿邓老师的字,自此,他开启一条漫长的书法学习道路,无论途中遇到何种困难,始终没有放弃。“我的第一只毛笔,是邓老师用坏了送给我的,毛笔头上的毛刷都往外开,我把这只笔练得头上的毛都脱掉了,我又去河边找一些细细的杂草,绑在笔杆上,继续写”莫有雄回忆道。
****年,莫有雄评为贫困户,在此之前,他的家庭在没有政府扶持帮助的情况下更为困难,在人人外出务工,以体力劳动换取生活开支的大石山区里,他的书法爱好并不被周边的人支持,但他从未起过放弃的念头。春节时看到家家户户门前贴着的春联时,他福至心灵,开始伙同几个热爱书法的朋友到街上写春联售卖。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了燕洞街上有一个字写得好的莫有雄,每逢春节,他的春联摊上总围满了人,一天能挣上五六百元。
饮水思源,不忘党恩
****年,莫有雄已摘了穷帽,三女一子也都完成学业开始自食其力,他肩上的重担已然放下,可以安享晚年,但他依旧闲不下来。当看到燕洞镇人民政府招收门卫,他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走进莫有雄工作的门卫室,除了桌上醒目的练字使用的白纸以外,还有一些维修工具。自从当了政府的门卫后,他与另一名门卫李大松就承担起了政府大院内水电维修的任务,除了政府大院的水电维修,莫有雄也会无偿的帮助邻里乡亲进行水电维修。每次大家都想给点辛苦费给他,可是都被拒绝了。他总是说:“政府帮了我那么多,我也没有什么能够回报的,以前我就跟着镇里的人学会了一些水电维修的技术,现在能帮乡亲邻里修一修水电,看到大家开心,我也就开心了。”
燕洞镇脱贫户莫有雄,面对贫穷,他勤奋刻苦,坚持自己,肩上扛着家庭,嘴里哼着歌谣,手中握着毛笔,挥笔而下,告诉世人:“笑谈人生!”图为:莫有雄正在收割稻谷。梁婧/摄图为:挥笔洒墨时的莫有雄。梁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