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光明日报 | 安徽金寨:打好扶贫组合拳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钟虹 吴迪 《光明日报》(****年**月**日 **版)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和往年比,今年初冬的大别山还不算寒冷。抽空回到老房子看看,已经成了安徽金寨大湾村村民陈泽申的习惯。****年,他搬进了新家,一栋两层小楼。也就在这一年,他家年收入超过*万元,陈泽申主动要求脱贫。  ****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金寨县考察时,就是在陈泽申家的小院内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听乡亲们说脱贫措施。“没想到,两年时间,我家收入翻了几番。”陈泽申脸上挂满笑容。  ****年,大湾村通过新建茶厂推动“茶产业+”产业扶贫,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份、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陈泽申成了茶厂的工人,一个月有****元的工资。他还学会了炒茶,炒茶工资每小时**元。茶闲时,村里为陈泽申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一个月工资***元。去年,他家种养殖经营性收入超过****元,按照政策,乡里奖补他****元,再加上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低保补贴、教育扶贫等政策扶持,去年陈泽申家收入超过了*万元。  此外,光伏扶贫一年还有****元。金寨县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小时。****年,金寨县委县政府多方调研论证,发现光伏产业投资回报率较高,非常适合当地贫困家庭,并迅速启动“光伏扶贫惠千家”项目,为贫困户和光伏发电“牵线搭桥”。当年,金寨在不同方位选择了*户试点,设计确定到户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为*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户投资*.*万元,实现年发电收入****多元。  在此基础上,金寨县探索出“分户式、联户式、集体式、大规模联户式”*种光伏扶贫模式,通过直接受益、虚拟到户等方式,实现光伏扶贫全覆盖。目前,金寨县已为****户贫困户建成*千瓦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个村建成了**千瓦村集体集中式光伏电站,**个乡镇建成了*.*万千瓦集成式光伏电站,每年实现贫困户年增收****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万元以上。  金寨,这个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走出了一条“产权跟着股份走、收益随着贫困走”的可持续精准脱贫之路。光伏扶贫也被列为全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双河镇大畈村村民蒋启参比陈泽申还早一年住进政府统一规划的新房,也同样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的补贴。蒋启参一家*口人原本住在海拔约***米的山腰上,全靠儿子在外务工维持生计,老房子一下雨常漏水。蒋启参说:“不方便,也不安全,但是没钱搬呐。”  ****年,蒋启参一家搬到居民安置点新房。安置点距离村委不远,地势平缓,交通便利。一排排别具一格的农家楼房错落有致。“政府补贴力度很大,我们基本上没花什么钱。”蒋启参笑得合不拢嘴。  目前大畈村共落实“两个搬迁”贫困户**户,贫困户搬迁比例达到**.**%。这两年来,大畈村共搬迁***户,乡亲们挪出了穷窝。如今第三、四批居民安置点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预计明年山上的村民都能搬进新房。  “近年来,金寨建成集中安置点***个,搬迁贫困户****户*****人,累计脱贫****户,脱贫率**.**%。今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安置点搬迁户发展产业和就近就业。”金寨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局长马昌如告诉记者。  除了光伏扶贫和异地搬迁扶贫外,今年,金寨县本着“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原则,为贫困户设计多项脱贫菜单,综合施策,对症下药,全县贫困户户均扶持措施达*个,并按照“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要求,创新出台脱贫工程实施意见,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制宜安排措施。  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说,金寨县贫困人口由****年年底的*.**万户、*.**万人,下降到****年年底的*.**万户、*万人。****年,计划脱贫*.**万人,**个贫困村出列。今年**月,金寨县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