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特色产业做支柱 富农增收有门路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核心提示: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庆城县蔡口集乡立足本乡实际,不断丰富“三变”改革内涵,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模式,在全乡*个行政村培育起*个能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及贫困户发展的“***+”合作社,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该乡湖羊、黄花菜、羊肚菌、林下养鸡、白瓜子、山地苹果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切实发挥了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三年前,蔡口集还是庆城县贫困程度最深的乡镇之一,全乡*个行政村全部都是贫困村,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产业基本为零,致富门路缺乏,****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元。如今,走进蔡口集,黄花菜、山地苹果、白瓜子、设施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让群众的收入翻了番,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产业咋选择村社合一,村村有产业蔡口集乡山地多,群众大多数都是广种薄收。面对现状,蔡口集乡及时转变思路,紧贴土地做文章,向山地要效益,把“劣势”变为“优势”——土地不合适种粮食作物,可以种苜蓿、栽果树;农户无劳力,可以用土地入股分红;农户缺资金,政府配股分红……今年,蔡口集乡党委、政府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按照“一户一策”菜单扶贫政策和“四类分类法”,按照“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无劳力预备兜底”的办法,对剩余***户贫困户进行精准分类,通过创办“扶贫超市”,为每户群众确定了符合家庭发展实际的脱贫产业。现年**岁的蔡口集村村民冯志辉,儿子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在家务农,属于典型的“一、二类”贫困户。包村干部指导他入股合作社托管果树**亩,入股农机*台,他本人通过果园技术管理培训,担任本村果树管理技术员,夫妻常年在果园托管合作社务工,每年可增加收入两万多元。蔡口集村建立的金色田园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果园管理和林下养鸡电商销售扶贫模式,全村新栽植的***亩山地苹果全部由合作社实施托管,带动**户贫困户通过开展果树栽植、施肥、修剪、拉枝等服务,获得了务工经济收入;邱家湾村建立的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亩种植白瓜子,以“龙头大户+专业合作社+示范种植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了**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虎家渠村建立的农资农机专业合作社,购回小麦收割机,办起了农资供销社,通过对贫困户降低**%的机械收割费用和农资费用实现分红带动,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满意的农用物资……“乡上把发展脱贫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脱贫短板弱项,目前,全乡*个行政村培育起了*个能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及贫困户发展的‘***+’合作社,实现了 ‘一、二类’贫困户到户产业落实全覆盖、‘三、四类’贫困户湖羊养殖带动全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全覆盖,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蔡口集乡党委书记李霞介绍说。产业咋扶持整合资源,户户有项目“真是雪中送炭呀,我想扩大养殖规模,正缺资金,补助就来了,我家养了三头母牛可领补助****元,现在已经到账****元了。”家住虎家渠村庙湾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银邦高兴地说,他家羊的养殖规模已经扩展到***只,牛已经增加到*头。蔡口集乡按照“一户一策”菜单扶贫政策,为每户群众确定了符合家庭发展实际的脱贫产业,每户群众均落实了*万元以内的政策补助资金,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贫困户周林家中养殖的肉牛从*头增加到了**头,仅这一项就享受到了到户扶持资金*.*万元,贫困户杨志英家中建设羊棚*栋,养殖肉羊**只,栽植黄花菜*亩,“一户一策”扶持菜单帮助落实产业资金*.**万元。“县上和乡上对我们的支持力度相当大,羊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是县上无偿帮助修建的,在羊舍建设和机械设备购置上,还提供了***多万元的扶持资金,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负责人周国瑞告诉记者。今年,在全县“***+”肉羊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建起了全乡规模最大的“***+”肉羊养殖场,建成标准化棚圈*栋****平方米,购置了大型混合饲料制备机、刮粪机等设备。同时,把全乡产业单一、脱贫有难度、有需要的**户贫困户全部吸纳入社,获取分红收入。在各项扶持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湖羊+三变”“黄花菜+三变”“羊肚菌+三变”“林下养鸡+三变”“白瓜子+三变”“苹果+三变”“中药材+三变”“产业技术+三变”“农机服务+三变”……一个个扶贫产业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截至目前,全乡共扶持贫困户帮建瓜菜大棚***座,牛羊棚***栋,肉牛养殖***头,良种驴养殖**头,肉羊养殖****只,黄花菜种植****亩,实现了“山上有林果、田间有作物、家里有畜牧,确保户户能增收,人人能致富”的目标。产业咋富民多方合作,家家有分红产业有了好“钱景”,贫困群众才能过上好光景。****年,蔡口集乡周家塬村返乡青年******,通过三年的发展,年实现收购销售苜蓿****吨,为入社群众每年每人增加收入****元,已成为当地重要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把全乡产业单一、脱贫有难度、有需要的**户贫困户全部吸纳入社,草业公司、养羊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起来,每户年实现分红可达*.*******还吸纳了*个村以机械入股的方式分红,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村级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该乡统筹“村社合一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联动”三条产业模式齐驱并进,“土地股、草地股、集体股、企业股、劳力股”五股齐抓,带动结构调整、带强种草产业、带富贫困群众,壮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步伐,使农村“三变”改革真正成为促进贫困群众多元增收、稳定脱贫的利器。“除了土地入股分红外,还能拿到**%的分红,羊肚菌不论怎么算,年收入绝对超过*.*万元了。”周家塬村贫困户张学忠高兴地说。据了解,周家塬村建办的种养加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早春大棚**座,全部种植大棚羊肚菌,**座大棚羊肚菌由**户贫困户来管理,预计年收入**多万元,全村**户贫困户将通过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配股分红的形式实现分红收入。扶贫产业遍地开花,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庆城县蔡口集乡推动精准扶贫由政府精准“配餐”向群众“点单”转变,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真正把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造血式”扶贫。终审 :贺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