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巴马县抓实党建示范点建设促推脱贫攻坚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交乐村以前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现在我们通过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的建设,规范了总支部的党内日常生活,党总支班子成员和党员能人带头种起了龙骨花,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抱团发展种植核桃、桑蚕和龙骨花,强力将我村打造成为国际减贫培训实地考察点,如今我们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至*.***%,实现脱贫摘帽!”巴马县燕洞镇交乐村党总支书记姚正云说。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交乐村是一个九分石头一分土的深度贫困山村,全村总人口 ***户****人,****年全村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超过**%,党总支班子成员文化低、老龄化问题突出,找不到好的产业发展路子,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面对穷山恶水,支部班子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甚至连党总支书记都扛起背包与村民一起外出务工去了,造成书记长期空缺,班子不齐,在村里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起不到“主心骨”作用,渐渐失去群众信任。直到****年村“两委”换届后,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姚正云不甘贫穷,决心从班子自身抓起,健全总支部班子学习制度、坐班制度、组织生活制度以及班子包片联系群众制度等,强化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大幅度提升支部班子的政治思想素质、服务群众的意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修通屯级道路,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以“一果一虫一朵花”的发展思路,带领村民发展桑蚕、龙骨花、核桃等产业,并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模式,实行抱团发展。目前龙骨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带动发展***多户,建成了****亩种植示范基地,全村年产三百多吨,产值****多万元;成立桑蚕合作社,带动***多户群众种植桑蚕,并建有桑蚕烘烤房*间、小蚕供育室*间,年加工蚕茧***吨,年产值***多万元;全村还连片种植核桃****多亩,核桃将于近两年实现挂果。****年*月,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会在交乐村设置现场参观点,其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的肯定。同时,打造自治区级大石山区立体种养远教基地,辐射带动燕洞镇五弄片区远程教育站点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各项种植技能技术,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巴马县以“抓紧关键,完善基础,强化保障”作为党建引领的有力抓手,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那桃乡平林村党支部、甲篆镇百马村党支部及坡纳屯旅游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党建+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旅游产业“造血”扶贫特色之路。村“两委”干部和支部党员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业,开起了农家饭馆,让更多贫困户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坡纳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推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也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甲篆镇好合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党员能人带富指引作用,抓住乡村重点贫困户、重点贫困环节“两个关键”,动员广大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资源认领帮扶,探索出“认领式”社会扶贫模式,建成白玉蜗牛、好合飞鸡等扶贫产业基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多个,建成“认领式”产业发展集中示范区*个,母猪循环养殖、中华白玉蜗牛养殖、野葡萄种植、好合飞鸡养殖示范基地*个,贫困户养殖基地**个,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西山乡弄烈村党支部采取“协会党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农户(贫困户)”运作模式,与巴马******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建立香猪养殖小区********带动,村集体投资**万元建设集中养殖小区,政府每户扶持*头受孕母香猪,集中到养殖小区进行养殖,由公司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和保价回收,村集体负责经营管理,村集体每年预计可实现收入*万元左右,每年度每户收益****元以上。(自治县党委组织部:罗恩才)图:市委常委、自治县党委书记王军深入燕洞镇龙甲村了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潘金玉/摄。图:市委常委、自治县党委书记王军深入燕洞镇龙田村对党代会年会提案答复情况进行回访。潘金玉/摄。图:春节期间,巴马县举办返乡农民工大型专场招聘会。黄毅/摄。图:巴马众庆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发放入股分红。韦利飞/摄。图:自治县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深入那桃乡凤梨种植基地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罗恩才/摄。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