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杏陈镇张家村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模式,建设美丽乡村——党员率先垂范,啃下棚户区改造“硬骨头”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随着大型机械入场施工,轰鸣的机器声此起彼伏。位于东山县杏陈镇张家村前坑洞自然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拉开了序幕。杏陈镇张家村地处东山岛西北部,三面环山,距离县城**公里,高速公路联络线、东山战备公路和岛外引水第一水源工程贯穿其间。全村下辖张家、建宅、前坑洞、福场、牛仔林等*个自然村,***户,人口****人,党总支部下辖*个党支部,党员***人。其中,前坑洞自然村与樟塘镇港西村交界,毗邻新修建的战备路,虽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该自然村地理位置较偏僻,破旧房屋占全自然村近一半,规划建设用地有限,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 为改善当地村民的人居环境,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棚户区改造项目被村两委提上议事日程,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村两委积极谋划项目推进,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总支部组织担当有力非常关键。”张家村老党员沈木桂说。今年来,村党总支部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为推手,推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模式,大力推进前坑洞自然村棚户区改造项目。 项目启动之初,村党总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公开征集广大村民意见建议,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改造方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改造补助,确定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偿***元,实行“三个统一”原则的改造方案,统一征收标准、统一征收利用、统一规划建设,旧村拆迁后的土地利用将全部回馈村民共享,村里还将建设配套设施。 然而,初步方案通过后,项目即将开工之际,不少村民却犹豫了。一部分村民认为改造区内自家祖宅“动不得”,多数旧房供奉先祖灵位,坚决不能拆除,甚至还有人“放言”:要想拆祖宅坚决不干。 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和观望态度,镇驻村工作组和村党总支部迎难而上。经过谋划研究,决定在村里建设一座“敬先堂”让村民们供奉老宅先祖灵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村党总支部还意识到,要真正化解村民的“心结”,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引领。党总支部书记沈金生第一时间带头做出表率,第一个签订回收旧宅协议并表示将第一个接受自家废旧祖宅拆除,老党员、老村长沈木财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随后,老党员沈镇坤、林国发纷纷接棒,签下拆迁协议,通过党员率先垂范,全村一期旧村改造**户**座破旧房全部签订拆迁协议。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党总支部的引领示范取得新的突破,也架起了党组织与村民的“连心桥”。 在拆迁过程中,施工队又一次遇到麻烦。由于棚户区改造片区巷道狭窄、牵涉到的利益太复杂,大型机械进村拆除废旧房屋“困难重重”。 为减少工程项目阻力,村党总支部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安排村两委、责任干部每天到现场轮班值守应对,认真听取村民意见,汲取村民改造良方妙策。在镇驻村工作组协调下,村干部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消除村民疑虑,得到了村民们的拍手称赞。通过项目建设推进,村党总支部提升了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党群融合影响力,激活了党组织“神经末梢”,使一线党建“责任田”得到精心耕耘。村民们有了“主心骨”,参与棚户区改造的热情随之高涨,加快了棚改项目的步伐。 据悉,该项目工程共分为两期,截至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户**间废旧房屋全部拆除,拆后的土地将用于规划建设村民活动广场、农民公园、绿化等公益设施;二期工程日前已提上村两委议事日程,涉及**户***间房屋,拟全部拆除后统一规划新村宅基地,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解决村民住房困难的问题。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张家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正逐步啃掉前坑洞自然村棚户区改造这根‘硬骨头’,一步一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党建示范引领、生态宜居先行”的乡村振兴之路,村民们为之点赞。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