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藤县:以茶为“媒”助力产业脱贫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藤县积极发挥生态优势推进工作,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念好山上文章,打好生态牌,以茶为“媒”,把茶产业作为为全县扶贫产业之一。现如今,全县茶园面积已达****亩,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初冬时节,藤县岭景镇大益村福鼎梯田茶场层峦叠嶂,烟雾缭绕,蔚为壮观。****多亩的茶场里绿意盎然,工人们穿梭其中,或除草或施肥或采茶,忙得不亦乐乎。福鼎茶场坐落在一座名叫鹿伏山的大山峰,海拔***多米。鹿伏山属丹霞地貌,岩石裸露,极易风化,释放出许多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风化后形成的砂质土,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酸碱度为微酸性,PH值在*.*左右,而且这里年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至****毫升,气候宜人,空气湿润,是种植茶树的好地方。于是,早在****年的时候,就有老板在鹿伏山开荒,依山势造出梯田状,种植上千亩茶树。然而,由于经营不善,茶园没种几年就宣告停产。已初具规模的茶园撂了荒实在可惜,于是,岭景镇想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源,继续发展茶产业,挖掘富农商机。****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外地老板黄慧林接管了该茶园,并成******,在鹿伏山建设了茶叶生产基地,在大益村建设茶叶加工厂,主要生产福鼎大毫、大白茶等,开启了有机茶种植之路。除杂草、开荒坡、植新苗,公司硬是将原来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多亩。经过大家的精心培育,一棵棵“摇钱树”在鹿伏山上风吹日长,昔日的荒山也换上了“新颜”,造就了荒山变梯田茶海的美丽“奇迹”。走进鹿伏山茶叶种植基地,随处可见辛勤劳作的群众,只见他们在成行的茶树之间或弯腰采茶,或提锄除草,或施洒肥料……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每个人脸上挂满了笑容,笑声随着微风荡漾在茶山之间。“鹿伏山的气候条件比较好,湿度刚好适合发展茶叶,而且山高出好茶。因为秉持品质第一、坚持有机绿色、做老百姓喝得开心、放心、安心的茶叶发展理念,得到了岭景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进园道路等方面都给予很多扶持。”说起当初选择来岭景发展,黄慧林仍感欣慰。在种茶过程中,黄慧林也积极参与到当地的脱贫攻坚中来,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优先安排当地的贫困户到茶园务工。如今,日常务工就业**多人,其中贫困户就占了半数以上,采茶期间每天预计用工达***多人,既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南荣村村民吴海玲这些年和丈夫一直在家耕种几亩薄地,收入有限,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她到茶园工作,每天有***—***元的薪酬,每个月出满勤的话能有****多元收入。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茶产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吴海玲一家人的生活,对脱贫致富也充满了信心。谈及今后的发展,黄慧林在心中勾画出了新的发展规划,下一步计划以茶为“媒”,将茶园种植面积扩大到****亩,茶园间造出花海、建设环茶园道路、建设观景凉亭、改造原有的鱼塘为垂钓场所,开农家乐,茶林树下养鸡、养蜂,开荒种菜,把茶园打造成为一个“茶旅融合”的旅游景点,让更多的游客在欣赏到茶园梯田美景的同时,体验垂钓的悠闲,体验亲自抓鸡摘菜、下厨的乐趣无穷的农家生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该公司不定期的开班培训,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掌握种茶、手工茶制作等技术,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带动,吸引更多的群众走上种茶之路,抱团发展,从而实现茶产业发展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黄群礼)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