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安徽省能源“十三五”规划监测评估报告:燃煤火电项目建设放缓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三五”能源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能发规划〔****〕**号)要求,安徽省能源局会同有关单位和研究机构对《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编制《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报告》。“十三五”以来,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我省燃煤火电建设放缓。****—****年,仅建成淮北平山电厂*号机、利辛板集电厂、皖能铜陵*号机等*台“十二五”结转燃煤火电机组,新增装机***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的**%;在建蚌埠电厂二期、钱营孜煤矸石、神皖庐江电厂、华电芜湖*号机等*台机组,装机***万千瓦;华能巢湖电厂二期、阜阳华润电厂二期未能如期开工,大唐滁州电厂尚未核准,列入规划的煤电储备项目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燃煤火电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累计淘汰关停小火电机组*台、**.**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的**%;完成****万千瓦的超低排放改造和****万千瓦节能改造任务,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年分别减少了**%、**%和**%,全省煤电平均供电煤耗***克标煤/千瓦时,电网线损率下降至*.**%,提前****年规划目标。一、《规划》实施情况(一)能源发展总体情况“十三五”以来,全省能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构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率,《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良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年,累计新增电力装机****万千瓦,截至****年底,全省电力装机****万千瓦、发电量****亿千瓦时,比****年分别增长**.*%和**.*%;拥有煤炭生产矿井**对、核定产能*.**亿吨/年,单井平均产能***万吨/年,单井规模居全国前列。“一体化、网络化”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全省在运***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座,变电容量*.*亿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万公里;现有天然气长输管道****公里,原油管道***公里,成品油管道***公里,天然气储气能力****万方,成品油库容**万方。*.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年累计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万千瓦,截至****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万千瓦、****年发电量***亿千瓦时,分别是****年的*.*倍、*倍。****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年均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年可比价格计算),连续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降至**.*%,比****年下降*.*个百分点;油品消费占**.**%、天然气消费占*.**%,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分别提高*.**、*.**和*.**个百分点。*.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提高。****年,全省原煤入选率提高至**%、矿井水综合利用率提高至**%,比****年分别提高*个、*个百分点。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电煤占煤炭消费的比重提高至**.*%,比****年提高*.*个百分点。低热值煤发电装机达到***万千瓦、年利用低热值煤超过***万吨,瓦斯发电装机**万千瓦、瓦斯抽采量*.*亿立方米、利用量*.*亿立方米。**万千瓦级以上火电机组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火电供电煤耗***克标煤/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克/千瓦时。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了环保设施,**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提前一年完成国家目标任务。*.能源惠民利民成效显著。累计实施*批次***亿元农网改造升级专项工程,截至****年底,农村户均配变容量由****年的*.**千伏安提高到*.*千伏安、年均停电小时由**.*小时降至**.*小时。通过实施“两年攻坚战”,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率先完成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中心村电网改造完成数量居全国首位。先行探索光伏扶贫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并推向全国,截至****年底,全省累计并网光伏扶贫装机***.*万千瓦,居全国首位,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约**亿元。*.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扎实推进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退出煤炭产能****万吨,提前完成煤炭去产能五年任务三年“大头落地”目标;有效防范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淘汰落后煤电产能**.*万千瓦,缓建煤电装机**万千瓦。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市场化交易机制逐步完善,电力直接交易规模逐年大幅增加。****—****年,分别完成电力直接交易量***、***、***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和**.*%,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亿元。油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天然气管道近***公里。鼓励开展多种形式大用户直供气,直供气用气量已达到全省非居民用气量的**%以上,年减少企业用气支出*.*亿元。推行工业用户倒阶梯气价,****年降低工业企业大用户用气支出*亿元。(二)能源发展形势分析党的十九大提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省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能源发展宏观环境总体有利。但我省能源发展改革也面临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供应保障形势偏紧、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有利因素方面:一是能源消费需求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年,我省人均用能*.**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未来一个时期,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用能稳步增长,交通、建筑用能快速增长,人均用能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为能源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二是能源产业发展条件较好。我省资源条件相对优势明显,煤、水资源兼备。区位条件优越,地处长江经济带承上启下、承东启西位置,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加快,与长三角兄弟省市能源互济互保、基础设施互通互联进程加快。电网坚强智能,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较强。能源通道完善,水运、铁路运输通畅,超高压、特高压输电通道齐备。三是能源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十三五”以来,按照国家部署,我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进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和能源市场建设,拓宽社会资本进入能源领域渠道,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不利因素方面:一是能源保供压力增大。“十三五”以来,国家深入推进煤炭去产能,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我省煤炭、电力等行业发展受限,而能源需求刚性增长,加之我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缺乏、天然气资源供应紧张,预计“十三五”后期及今后一个时期,能源供应短缺风险加大。二是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受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我省对煤炭依赖度较高。****年,煤炭占全省能源生产的**.*%,煤炭消费比重比全国约高**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比全国低*.*个百分点。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任务异常艰巨。三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能源行业自然垄断、竞争性垄断和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存在,能源价格、税收、财政、环保等政策衔接不够,市场体系有待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天然气、电力调峰成本补偿及相应价格机制亟待完善,科学灵活的价格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规划》设定的能源总量、结构、效率、环保等*个方面、**项指标全面按序时进度完成规划目标。*.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规划》设定约束性指标*项。截至****年底,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降至**.*%,煤电供电煤耗降至***克标准煤/千瓦时,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至*.**%,上述*项指标提前并超额完成****年规划目标;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上述*项指标按序时进度完成规划目标。*.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规划》设定**项预期性指标。截至****年底,石油消费量约****万吨,石油消费比重提高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提高至**.*%,电网线损率下降至*.**%,煤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分别降至**、**、*毫克/立方米。上述*项指标提前完成****年规划目标。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电力装机规模****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天然气消费量**.**亿立方米(含煤层气),天然气消费占比*.**%,原煤入选率达到**%。上述*项预期性指标按序时进度完成规划目标。****年,全省煤炭消费量*****.*万吨,比规划序时进度少***.*万吨;煤炭消费年均增长*.*%,比规划年均增速低*.*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推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新增耗煤项目。同时,按照国家要求,启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煤炭消费增速回落。(四)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十三五”以来,全省能源系统认真推进《规划》实施,《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一是煤炭产能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三五”以来,我省停止核准新增煤炭产能项目,并对在建矿井采取缓建措施。****—****年,全省仅投产矿井*对,新增产能***万吨/年。认真贯彻国家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部署,累计关闭资源枯竭、灾害严重、长期亏损矿井**对,退出产能****万吨/年;*对矿井实施减量生产,核减产能**万吨/年。二是煤矿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生产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依法依规停产整顿。****—****年,全省煤矿年均发生死亡事故*.*起、死亡*.*人,百万吨死亡率降至*.***,比“十二五”分别下降**.*%、**.*%和**.*%。大力提高煤炭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行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加大安全系统改造和重大灾害治理力度。截至****年底,全省拥有安全高效矿井**对,核定产能*****万吨/年,占全省产能的**.*%。生产矿井采煤机械化、掘进机械化程度提高至***%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截至****年底,全省重点煤炭企业电力权益装机容量****万千瓦,煤炭物流设施周转量*****万吨/年,静态储量***万吨,焦炭、甲醇和合成氨产能分别为***万吨/年、**万吨/年和**万吨/年。省属*家煤炭企业获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多对矿井的主体开发资格,规划建设规模约****万吨/年。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大幅改善,****年,煤炭行业实现利润超过**亿元,全行业亏损局面得到扭转。*.燃煤火电项目建设放缓。“十三五”以来,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我省燃煤火电建设放缓。****—****年,仅建成淮北平山电厂*号机、利辛板集电厂、皖能铜陵*号机等*台“十二五”结转燃煤火电机组,新增装机***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的**%;在建蚌埠电厂二期、钱营孜煤矸石、神皖庐江电厂、华电芜湖*号机等*台机组,装机***万千瓦;华能巢湖电厂二期、阜阳华润电厂二期未能如期开工,大唐滁州电厂尚未核准,列入规划的煤电储备项目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燃煤火电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累计淘汰关停小火电机组*台、**.**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的**%;完成****万千瓦的超低排放改造和****万千瓦节能改造任务,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年分别减少了**%、**%和**%,全省煤电平均供电煤耗***克标煤/千瓦时,电网线损率下降至*.**%,提前****年规划目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高速增长。“十三五”以来,我省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创新发展方式、完善支持政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迎来爆发式发展。一是积极发展光伏发电。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采用招标方式配置光伏发电规模,积极探索“光伏+”模式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各类综合应用光伏电站。探索将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发展水面光伏相结合的新路,积极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国家光伏领跑基地建设。先行探索光伏扶贫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并推向全国。积极在工业、公共建筑等各类屋顶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截至****年底,全省累计并网光伏发电装机***万千瓦,提前*年完成规划目标。二是稳步推进风电发展。注重集中式风电场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序建设平原、低丘、滩涂地区低风速风电场。统筹风能资源、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交通运输等建设条件,因地制宜探索接入低压配电网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截至****年底,全省累计并网风电装机***万千瓦。三是大力推进生物质发电。我省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作物秸秆发电的意见》《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对农作物秸秆发电实施财政奖补的意见》,构建起促进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政策体系。截至****年底,全省累计并网生物质发电装机***万千瓦,居全国第*位。四是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实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新增并网装机**万千瓦。有序推进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亿元,占总投资的**%、**%,稳步推进桐城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截至****年底,全省水电装机***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万千瓦、常规水电***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