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最美电力人丨贵阳供电卢兴福:创新源于爱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创新源于爱——记贵州贵阳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副班长卢兴福杨志坚卢兴福发明创造的动力,不仅源自对电力工作的爱,也来自对同事们的真情关怀。他彻夜检修设备,为的是万千人家的窗前明灯;他通宵研发创新,为的是无数工友的平安作业;他彻夜答疑解惑,为的是技能人才的春色满园……在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会上,贵州贵阳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副班长卢兴福荣获“中华技能大奖”,******首位被授予“中华技能大奖”的电力职工。参加工作已有**个年头,卢兴福与同事研发的**项创新成果,**%都已用于实际工作,为提升贵阳电网变电设备可靠性添砖加瓦。****年至今,他先后在专业杂志发表*篇技术论文,研究成果累计创造效益超过****万元。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同时,他也是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卢兴福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万千灯火系于一身“干电力工作,苦点累点都不怕。”卢兴福说,唯一让他感到害怕的是停电。卢兴福的徒弟曹俊至今仍对****年*月**日的抢修记忆犹新。那天上午,监控设备显示***千伏雅关变电站有异常警报,该变电站有一条线路直接向贵阳火车北站输送电力,它的供电安全关系到贵阳火车北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卢兴福带着徒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仔细检查,卢兴福发现是由于其中一个空气开关管理的线路太多,存在安全风险发出了警报。他当即决定将原来的一个空气开关控制六个刀闸,改为一个空气开关控制一个刀闸。“像这种疑难杂症,一般检修人员大概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处理好,而师傅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把问题解决好,大大节约了时间。”说起自己的师傅,曹俊十分钦佩。有时候,别的班组处理不了的难题,也会请卢兴福出马。这个时候,往往只需要摸摸设备温度,看看线路布局,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故障情况,卢兴福就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卢兴福说,自己将设备当成“家人”,设备的形状、声音、细微变化他都时刻关注,有什么问题他也可以很快发现,这样就能更好更快处理问题,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创新发明只为你平安直流融冰短接装置是卢兴福研发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大、倾注感情最多的一项发明。****年,贵阳电网遭受凝冻袭击损坏严重,卢兴福与工友连续多日在冰雪中抢修设备,手动除冰。“刺骨寒风中,我们爬上杆塔,手一握住被厚厚冰凝包裹着的电线,就直接被‘粘’住,扯都扯不下来。”检修费时费力,卢兴福暗下决心要攻克这个难题。经过一次又一次推倒重来,****年,卢兴福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直流融冰短接装置。如今遇上冰雪凝冻天气,工作人员只需在地面操作设备,通过控制电流就可使冰层融化,工作效率提升*倍,工作安全性大大提高,每年创造效益***万元以上。“这个设备真方便,为我们省了不少事!”许多老职工向卢兴福伸出大拇指。“能够改进设备、解决问题,这就是我的价值。发明创新,是一件行在当下、利在长远的事情,我愿意为此拼尽全力。”得到同事的夸奖,卢兴福特别开心。在卢兴福的办公桌前,铅笔、标尺、模型、工具铺满桌面。在他身后,陈列柜里摆满了奖状和证书———“贵州省金牌工人”“贵州省技术能手”“科技创新之星”……而在办公室的另一侧,三层架子上陈列着卢兴福和同事们的智慧结晶:无需断电即可更换的压力行程开关装架、变压器自动排气装置、配有摄像头的用电监察现场作业仪……自****年贵阳供电局卢兴福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卢兴福在工作室度过了无数个不眠夜。爱观察、爱创新、爱动手的他,将专业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要领转化为创新项目,发明多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便捷性、安全性的检修工具。“我没有别的兴趣爱好,就喜欢琢磨电力设备和工具,想方设法避免风险、提高效率、减少人力。”卢兴福说。卢兴福发明创造的动力,不仅源自对电力工作的爱,也来自对同事们的真情关怀。在电视上看见电力职工从高处坠落的新闻,难受很久的他,利用淘汰的电子眼和绝缘杆做出了用电监察现场作业仪,举起摄像头便可以记录数据;听说有工友触电受伤,他感同身受,与工作室的成员一起研究“肘型头接地装置安装工具”,可以减小停电范围和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匠心引领薪火相传“多问、多记、多想、多动、多总结,戒自满。”人称“设备医生”的卢兴福,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创客教练”,这便是他总结的五多一戒教学法。截至目前,卢兴福带出的徒弟共**人,他们都已成为生产上的技术骨干,其中有*名技能专家、**名高级技师、*名技师。他每年授课**余次、学员超过****人次,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卢兴福技能大师工作室已逐渐承担起包括人才培养、设备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系统内广大变电检修人员提供了讨论、交流、进步、提升的平台。“我从来不怕‘青出于蓝胜于蓝’。相反,当看到徒弟、学员有成就,技术和技能得到传承,我就特别开心。”卢兴福说道。今年,他与他的团队骨干主要围绕机器人研发提升人机功效、配网设备供电可靠性提升以及变电设备防融冰三大领域进行创新研发,为保障电网可靠运行再出发。责任编辑: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