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2016年09月07日)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年**月**日) 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年**月**日   联系电话/传真:***-********(政务大厅)/********   通讯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号新城大厦 联系人:南京市环保局环评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江苏省中医院原址重建医技综合楼二期工程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号,江苏省中医院北院院区内 江苏省江苏省中医院中医院 南京师范大学 原址重建医技综合楼二期,占地面积***.**m*,建筑面积****.**m*。共*层,其中一层东南侧局部与地铁*号线应急出口合建。项目投资****万元,建设期约**个月   水环境: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建筑材料堆放期间可能受到雨水冲刷流失而产生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为:建造集水池、沉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对废水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后排放;建筑材料集中堆放,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   (*)营运期: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措施为:依托北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纳管排放。   大气环境:(*)施工期:主要废气为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措施为: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砂石料等统一堆放;运输车辆不应装载过满,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渣土或废弃物输送可通过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道,不得凌空抛洒;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不得现场露天搅拌混凝土;施工工地内部裸露地面应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视情况洒水等。   (*)营运期:不产生废气。   噪声:   (*)施工期:主要为旧楼拆除、新楼建设和旧楼内部分设施的搬迁产生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合理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尽量在室内操作,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必要时针对施工工艺设置防噪声设施,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旧楼拆除期间施工噪声需受南京市环保局监管。   (*)营运期:主要噪声源为中央空调机组和人员流动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选用先进的低噪声空调设备,空调外机机组基座下垫减振块;人员流动噪声经建筑物隔声。   固废:   (*)施工期:主要为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措施为:对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加以利用。   (*)营运期:主要固废为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废化学试剂及药品等。污染防治措施为: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其余为危险固废,收集后委托南京******安全处置。   其他:(生态、振动、环境风险等)   外界道路交通流量较大,对本项目存在噪声影响,污染防治措施为:在道路与建筑物之间设置围墙或绿化带,临街一侧窗户配置双层中空玻璃,墙体使用隔声材料,病房、医护人员休息室、诊室等房间尽量不要安排在临街一侧。   轨道交通*号线产生的噪声、振动影响很小,均可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异味对本项目基本无影响。公众参与情况:   本项目分别于****年*月**日~*月*日和****年*月**日~*月**日在江苏环保公众网网站进行了一次和二次网上公示,并在省中医院公示栏进行了现场公示,公示期间均未收到相关公众邮件、电话等意见。   公众调查沿用“省中医院重建医技综合楼工程项目”公众调查,符合公众参与“四性”要求。   相关部门意见: 二、拟不予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建设项目概况 不予批准的理由 *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