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公告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规定,陕******委托长安大学承担“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的有关事项向公众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公路
建设项目选址选线:项目路线起点位于鄠邑区天桥镇以西,设枢纽立交连接京昆高速,向西经焦家庄,叶寨村折向西,由蒋村镇东北侧跨过田峪河,绕行蒋村镇北侧,在乔家堡村东侧下穿拟建城际铁路,之后由冯尚坡村折向西,沿***KV与***KV高压走廊间之间空旷处设线,经甘午村、水家寨村,由刘家堡村与勒马村之间经过,经田峪河、大玉村,至三家庄村附近下穿拟建城际铁路,之后向西跨过黑河,经郭家寨至富饶村南侧上跨国道G***,再向西跨过沙河,经上孟家村,至黄兴村以南下穿拟建城际铁路,经望城村、苏村、上阳华村至哑柏镇以南,沿青化乡南侧山前阶地边缘设线,经南营村,之后沿山前阶地设线至槐芽镇南侧,设枢纽立交与拟建眉县至太白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公里。主要控制点:天桥、蒋村、集贤、楼观、周至、哑柏、青化、横渠、槐芽。
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项目路线长**.**公里,共设大桥****米/**座(全幅,下同),中桥****米/**座,桥梁总长****米,占路线的*.*%;全线拟建天桥(枢纽)、鄠邑西、集贤、楼观、周至、哑柏、青化、太白山*处互通立交;拟设天桥*座、通道***处、管理分中心*处、监控通信分中心*处、养护工区*处、服务区*处、匝道收费站*处,全线新增占地****亩。项目投资估算**.**亿元。项目拟采用设计速度***公里/小时、路基宽**.*米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项目计划建设期为****-****年,工期*年。
二、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陕******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唐延路*号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联系人:赵工
邮编:******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和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长安大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本部北院
电话:***-********
电子邮箱:******
联系人:张工
邮编:******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办理环评委托手续;
*、落实评价人员、调研、资料、踏勘现场;
*、环境现状监测、工程分析、模式计算;
*、根据工作特征、环境特征、环保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规范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环保对策与建议,给出结论;
*、建设单位开展公众参与工作,进行环评信息公示和公众调查问卷发放、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广泛征询公众意见;
*、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召开专家技术审查会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审查;
*、根据技术审查会审查意见,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补充完善后,由建设单位上报环保管理部门申请审批。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分施工期和营运期对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间接影响以及移民安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定性或定量的给出公路改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大小;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对项目施工和营运期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的对策和措施,以协调公路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
*、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对建设该项目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具体要求和建议;
(*)建设该项目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经济发展;
(*)建设该项目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基础设施的改善;
(*)建设该项目对沿线民众生活质量有什么影响;
(*)建设该项目对文物古迹有何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征求公众所关心的该项目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等环境问题以及期望采取何种环境减缓措施;
(*)其它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公众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有意见或建议,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将公众参与意见提交建设单位,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公众提交意见时,应当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鼓励公众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并提供常住地址。对公众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建设单位不得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外的用途,未经个人信息相关权利人允许不得公开。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
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