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昭苏县人社局驻村工作队“菜单式”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切实摸清农牧民群众“口味”,昭苏县人社局驻村工作队农牧民夜校开学以来,通过召开村党员干部座谈会、村民大会和走访入户等方式,广泛了解农牧民群众培训意愿,按照农牧民“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在摸清群众真实“口味”基础上,精心制作“菜单”,实施“点课式”教学。昭苏县人社局驻胡松图哈尔逊乡喀拉苏村工作队针对农牧民群众外出务工人员多,“双语”沟通能力弱这一特点,利用农牧民夜校为村民办起“双语”学习强化班,采取集体授课、个别辅导、课间提问等方式,使村民双语能力明显提升,为其外出务工提供语言便利。
针对农牧民群众口味,昭苏县人社局驻喀拉苏村工作队农牧民夜校制作了“三大菜系”:大锅菜、特色菜、精品菜。其中,“大锅菜”主要是在群众普遍所点的“政策法规讲解”中融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内容;“特色菜”主要是立足本村实际邀请本村的致富能手讲授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实用技能培训,“双语”知识、安全知识教育贯穿全过程;精品菜主要是通过开设道德讲堂,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教材融入其中。
“菜”做得是否符合“胃口”,老百姓说了算。县人社局驻村工作队积极去走访了解群众所需,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知识问答、有奖竞猜等活动,用农牧民知识积累程度反应“夜校”质量
村民火同特克斯高兴地说:“在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格日勒的一再鼓励下,我参加了农牧民夜校举办的国语学习提升班的培训,国语学好了我的就业面也拓宽了,现在他们通过与县人社局沟通协调,我这次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去山东烟台的就业,真的很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