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来,延平区通过党员示范、宣传引领、典型带动等方式,积极倡导移风易俗,鼓励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将陈规陋习移出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身边做起,弘扬传承良好家风乡风,培育文明新风尚,并主动担负起监督责任,全区吹来了一股浓浓的文明新风。不比面子比实惠童子华对两天前搬进新家的场景记忆犹新。今年*月份开始,延平区南山镇桐坑村整村搬迁都有些“静悄悄”的,大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简单搬新家。童子华一家人一合计,儿子大老远回来,带了两张大红的“福”字,儿媳拎着两个金字的灯笼,老童和邻居客客气气互相道了一声“恭喜”,一家人围着新家新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家常饭,心里比从前充面子摆酒席,吃大宴不知要美多少。按照村里的老风俗,搬新家总要大办,要选个吉日吉时,摆个*至*天的流水席,早中晚,鸡鸭鱼鹅荤素俱全。“烟酒贵的比着买,大鱼大肉比谁多,一次乔迁宴最少也得三四万元,更不用说宴席吃不完,铺张浪费,老人们看着儿女在外打工的辛苦钱就这么在流水席上漏光了,心里别提多心疼。”桐坑村党支部书记童忠喜说,大伙心里有想法,但面子上过不去,没人带头,旧习俗挪不动。年初到桐坑新村看新房的时候,村民们还在谈论酒席钱与份子钱如何“凑”。转变来得及时。延平区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调整充实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带头抓,从上到下,层层扎实部署,党员干部树榜样,红白理事立规矩,进村入户大宣传,鼓励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很快,宣传立即大张旗鼓展开,*****份的《致城区党员一封信》,*****份的《致全区人民群众开展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的一封信》,近**场的各类惠民演出,公益艺术课……同时,强化约束监督,规范办理婚丧喜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从严控制民俗节庆、鼓励举办列入非物质遗产的文化民俗活动、逐步取消没有实质内容的节日庆典、强化执纪问责……今年*月,桐坑村村民大会上公布了不久前成立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的公告,积极倡导移风易俗,鼓励村民在*月整村搬迁时,不摆酒、不设宴。村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新的村规民约获得了村民的热烈拥护。“两张大红“福”,一对巧灯笼。新房不摆酒,喜事挂心头。”童忠喜说不比“面子”比“幸福”,仅简办乔迁酒一项,全村就节省了***多万元。桐坑村委会副主任童子钦主动放弃为老父亲举办**大寿的寿酒,把省下来的*万多元钱用于为老父亲添置所需之物,带着老人出门旅游。童子钦说,就像镇里宣传的一样,与其为面子大操大办,不如多陪陪老人,多带老人四处走走,让老人晚年过得更舒心。文明节俭过节庆在延平区炉下镇,龙村取消节日庆典的事成了十里八乡村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事情。现在,龙村成了整个炉下镇的榜样,炉下镇**个行政村在该村的引领下,纷纷取消没有实质内容的节日庆典活动,文明过节,节俭过节。“以前村里从二月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庆典,例如二月八、二月九,也没什么实际内容,就是相聚吃饭,每家每户请客*到*桌,大家都是这么办,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龙村党支部书记林春燕告诉笔者,本来今年村里也按照“惯例”开始准备明年初的节庆活动,但镇里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从严控制民俗节庆,鼓励举办列入非物质遗产的文化民俗活动,逐步取消没有实质内容的节日庆典。村两委进村入户进行宣传的时候,没想到相当顺利。“我就觉得取消没实质内容的节庆,其实很有道理,村里春节、端午有意思的传统节庆都有,再举办额外的节庆活动,会加重一些家庭的经济负担。”村民老陈说。当时他就决定响应村里的倡导,在村民大会举手表决文明过节、节俭过节的时候,投了赞成票。林春燕说,文明过节、节俭过节是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内容,龙村率先响应镇里的号召,接下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村效仿,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好。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个行政村全数取消过没实质内容节庆活动的炉下镇,共节省开支***多万元,村民们将这些节省下来的开支纷纷投入生产中。大家跟着规矩办,减少陈规陋习,并将节约下来的开销投入到生产生活与公益事业中,一增一减间,村民获得了利益多了。而在太平镇,今年有*个行政村取消过普通的节庆活动,节省开支***多万元。与此同时,****年,延平全区共收到捐赠公益慈善事业资金***.**万元,比****年增加了***.**万元。陈规陋习要摒弃过去在乡村,总能听到这样的事:举债办喜事,借贷办丧事;好不容易盖了房,搬家搬不起;一年到头,村子里家家都算份子钱。如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新风正气有人领,移风易俗有规矩,村民主动担起监督责任,让多措并举不断改善的文明春风在乡间常驻。早在今年*月的时候,巨口乡馀庆村渃洋自然村***县道边上的一处违法建造坟墓,就是在村民的主动帮助下,顺利拆除的。“我们接到村民反映说渃洋自然村在县道附近有违法修建坟墓,经过森林派出所、国土所等有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在现场调查取证后,馀庆村党支部委员们前往该户村民家中,耐心劝导,并告知其已经违反了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殡葬改革有关规定。”巨口乡 有关领导介绍说,该户村民在劝说教育下,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主动配合撤回了请来的修建坟墓人员和修建工具。今年以来,延平区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殡葬领域,传统丧葬观念根深蒂固,要一下子转变群众思想,确实不易,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除了发动群众主动监督,及时制止和查处违规乱建坟墓,延平区还通过积极鼓励村级自筹,建立公益性公墓和骨灰楼堂,加快培育群众与当下社会更相契合的丧葬观念,提倡“厚养薄葬”的殡葬理念。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公益性公墓*座,骨灰堂*座。文明新风引进来对于洋后镇南新村民老王来说,曾今一周七天的闲暇时间安排,就是打牌。就在今年,这习惯,改了。小孙子这几个月回来的时候总跟他说,打牌不是好习惯,得改。老伴这几个月总是在耳边不停地念叨唱歌跳舞、文明新风,据说是新学的舞蹈词。就连最喜欢看的公益性电影里边,也讲提倡健康娱乐、反对聚众赌博。老王记得最近一场在村里放映的电影是上周。晚上*点不到,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就坐满了村民,一般这样的公益性电影放映会播放两个场次,《红海行动》《战狼*》《空天裂》等正能量影片搭配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等主题宣传片一起,很是有些内容可以看。按照**后放映员陈利涛的说法,就是这样搭配“食用”效果更佳。老王觉得他说的对,有道理,自己渐渐的不打牌了。“旧习俗不仅仅得靠村规民约“挪”出去,还得将文明新风引进来,村民闲暇时间有了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自然而然就开始转变了。”延平区文体新局负责人说。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年延平区持续发力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在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万元,完成乡镇、街道健身路径及*个笼式多功能运动球场项目,其中首个乡镇室内篮球馆(大横镇篮球馆)已竣工开放;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已完成樟湖镇、太平镇等*个综合文化站,西芹社区村、长建村等**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在惠民活动方面,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开了个满山红,公益性电影放映****场,观看人数达**万人次;各类文艺演出共举办**场次,非遗送戏下乡开展***场次。从室内到室外,从节令性到常态化,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令全区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举办文化节、艺术节、龙舟赛,丢失多年的老民俗被发掘出来,新的民俗正在培育:巨口乡九龙村的古厝被挖掘了出来,并且举办了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活动,炉下镇在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暨首届延平湖龙舟邀请赛上进了前六名。与此同时,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创建,还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的评选,让家庭风气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