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U播报|上海的未来: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韩正代表十届市委向大会作了报告。在描述上海未来愿景时,韩正表示,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着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全球创新业、创新机构密集,国际科技精英和各类人才云集,世界创新资源、要素和资本聚集,创新智慧无处不在,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拥有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此番描述,已经向我们预示了上海未来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变化。“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其核心是从一个物质的城市回归人本,城市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以人为本,生态人居才是上海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人说,建筑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富有内涵的文章。在实践区,每座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历史建筑“大烟囱”原为上海南市发电厂,经改造成为****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世博会后再变身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一转变体现了一个注重物质生产的工业重地,到注重传承与人文关怀的文化之都的深刻演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园区里随处可见的世博保留建筑,经过后续开发利用焕发新生,不仅诉说着难忘的世博故事,也承载了人们美好的世博记忆,而且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建筑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依然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让人们从中阅读过去、现在直到未来。汉堡案例馆阿尔萨斯案例馆实践区打造开放式街区,让市民有了更多的漫步空间,精心培育的法国玫瑰园,艳丽多姿的玫瑰开满枝头,香气怡人,为园区平添不少浪漫色彩。而充满川西风情的成都活水公园,人们在川西小筑里驻足休憩,在锦水河边闲庭漫步,惬意无比。园区的闲适、慢节奏,仿佛是隐逸在市中心一隅的“桃花源”,也让更多人爱上了实践区。法国玫瑰园成都活水公园中心广场上海设计中心、上海建筑科创中心、“互联网+”企业纷纷落户实践区,紧抓创新发展的大好时代,实践区与他们一起走在创新之路上,迸发出更多的活力和智慧。 实践区不仅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低碳从单体建筑扩展至整个园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江水源、海绵城市等环保技术也运用其中,已获得LEED-ND铂金级绿色街区预认证。而且实践区也从未停下脚步,正在与IWBI合作,参与研发WELL健康社区标准,打造宜居城市,共建健康社区。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城市精神充分彰显,方能彰显文化上海的魅力。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也将带给城市更多的发展动力,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提升实践区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带给大家一个富有温度的社区!部分信息来源:东方网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