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处处留心勤创新 小改小革好处多——神维分公司肃宁段线路维修队小改小革纪实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衣食住行,四个字,**划便能写成,很简单,但落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中不仅不简单,反而需要更多智慧和热爱,才能走过无数个日常,改变习以为常。 ——题记 神维分公司肃宁段线路维修队是一支常年行走在铁路沿线的基层作业队,主要承担朔黄铁路线路维修任务。由于线路维修作业单车单日作业量多,因此该队转场、搬“家”的次数较其他队伍更为频繁,平均**天左右就要进行转移。在长期的奔波辗转、东奔西跑中,该队的兄弟姐妹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本着安全第一、方便快捷的宗旨,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方方面面留心,从“衣”到“食”,从“住”到“行”,各种小改小革遍地开花,更好地服务实际工作和生活。 衣 该队员工在平时的维修作业过程中,需要跑前跑后爬高爬低,甚至在设备保养时要钻到设备底下或装置中间去,因此他们的衣服就经常不可避免的被扯开、被磨破、被挂破。之前,当衣服烂了,当事人就会拿着衣服纠结一阵子:扔了吧,衣服还不算太旧挺可惜;不扔吧,穿在身上不是这儿开了缝就是那儿破了洞,影响个人和单位形象;拿到缝纫店修补一下吧,不仅不方便而且还要花去一笔手工费……于是,这件衣服就成了“鸡肋”般的存在。 自从成立了“缝纫小屋”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谁的衣服破了、烂了需要缝补,拿到“缝纫小屋”交给善于缝缝补补的志愿者,几分钟后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尤其是申金亮、宋克贤和王广帅等几名党员志愿者和女同志,缝补技术精湛不说,更重要的是服务态度热情、随叫随到,从不抱怨,因此被大家亲切地戏称为“被大机耽误了的中国好裁缝” “缝纫小屋”的成立,不仅解决了职工缝补衣服的燃眉之急,而且进一步增进了同事们之间的感情,并且也很好地发挥了党员同志的在队伍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整个队伍更加和谐、更加团结,一举几得。 食 该队职工常年奔波在外,一日三餐就在餐车上解决,所以餐车卫生也是大家关注的大事。经过周期性打扫清理和日常保持,餐车里面的卫生状况一直不错,但有一点却困扰着大家。洗菜和清理餐具后一些食物残渣随水流到车体下面,附着在钢轨、枕木和石砟上,不仅影响餐车卫生,而且给车站和站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容易造成矛盾,影响和谐氛围。 经过技术小组讨论研究,决定根据餐车下水管路的尺寸采购符合标准的PVC塑料管道,利用作业保养间隙自己动手制作排水管路,并用铁丝将其固定在餐车底部排水管道上,实现管道集中排水,并在排水口安放过滤用的塑料筐,定期对过滤下来的食物残渣进行集中清理。这样一来,餐车里里外外的卫生标准都达到了要求,驻地卫生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树立了神维的良好对外形象。 住 车组停在哪里,车组的防溜工作就随车组设置到哪里。防溜设置工作必须确保整个车组在停留车站、停留股道的绝对安全。移动停车牌作为车组的第一个防护信号,在整个车组驻地安全中把头关,至关重要。单位配发的移动停车牌也是经过革新后靠一个圆轮旋转螺栓使停车牌固定在钢轨上面的,但由于圆轮力矩有限,很难将停车牌固定牢靠,尤其是在风大的时候很容易就被刮斜、刮倒,失去防护作用,甚至刮到邻线影响行车安全。 针对防护牌不容易被固定牢靠这一弊端,该队职工积极开动脑筋,广泛挖掘、搜集好主意、好办法,最终技术小组成员冯健经过几次试验,研制出一套改良方案。即:将原来旋转螺栓的圆轮撤掉,自己动手在旋转螺栓尾部垂直焊接一段类似于螺栓(长约*厘米)样的金属段,依靠这节金属段的圆周旋转实现移动停车牌的锁闭牢靠。改造后的金属段更容易被旋转,力矩更大,从而实现停车牌与钢轨的牢靠固定,为车组驻地安全防护再加一道保险。 行 线路维修作业是老本行、“看家本领”。在常年的维修作业过程中,该队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研制发明出很多自制工具和操作方法,使作业、行车更安全更可靠。 例如,DCL-**型捣固车在维修作业完毕后,需要及时将各工作装置和测量装置提升到指定位置并进行锁定,操作号位还要通过操作面板的指示灯确定其是否锁定到位。但有时偶尔会发生由于装置的行程开关或机械锁发卡等原因,导致指示灯显示装置未锁定到位的现象。每当这时,车上操作号位会通知车下相关号位对其进行检查确认并及时处理,以免造成设备损坏和影响行车安全。之前,车下号位接到通知后通常会用手直接处理疑似故障处,这样极易造成挤伤、碰伤等人身伤害。为避免事故的发生,使维修作业更安全,该队车组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制出一款结构简单的自制工具和操作便捷的排障方法。截取一段长约**厘米的*号铁丝,一端**厘米处折成一个利于处理行程开关和机械锁的弯钩,在装置发生异常状况时用弯钩扳动处理即可。这一做法,避免了手等身体部位与机械设备直接接触,不但能方便快捷的处理故障,而且保障了人身安全,规避了风险,为该队继续保持维修作业多年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记录提供更多保证。 在平时的工作中,该队积极营造“小改小革”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引导员工参与其中,不厌其小、不畏其繁,出实招、重实效,号召全体员工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思考创新、人人能够创新。虽然这些改革创新比较简单,谈不上发明创造,更没有专业论文去做论证,但这些成果是职工们勇于改革创新的积极尝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生活工作经验的总结升华,是他们热爱生活和工作的有力证明。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