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淮南市发改委开展精准帮扶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市发改委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以驻村工作队为先导,打造集全委之力、聚众人之智、汇各界之能、施精准之策、解群众之难的脱贫攻坚帮扶体系,保障贫困村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聚焦脱贫攻坚强担当。市发改委党组把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视作重大政治任务,在接到市委选派工作队驻村帮扶通知后,单位第一时间与市委组织部对接,确定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熟悉的骨干成员赴村开展帮扶工作。成立了主要领导亲任组长的市发改委脱贫攻坚工作组,把定点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和统一部署。委党组、委主任办公会定期听取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汇报。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大集村开展帮扶调研活动,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与乡、村干部一起研究帮扶措施。二是开展结对帮扶,聚焦精准施策解民忧。市发改委始终将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做到因户因人施策,市发改委制定了《淮南市发展改革委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施方案》,安排帮扶责任人**人,帮扶贫困群众**户**人。委内所有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作为第一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措施清单。帮扶单位出资为*户贫困户建设**KW户用光伏,为全部贫困户代缴自来水开户费,节日慰问贫困户和老党员等举措深受群众好评。 三是推进村庄建设,聚焦乡村振兴补短板。针对存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题,市发改委发挥部门优势,通过调研论证建立大集村基础设施项目库。改以往单一项目突进为全村立体建设,协调交通、水利、农业、体育、文化以及区发改委、区扶贫办等多部门,帮助大集村多方申请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逐步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生产难等多方面问题。为大集村捐赠绿化苗木和卫生设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四是输血造血并举,聚焦经济发展增动力。针对贫困村集体收入困难问题,市发改委派驻工作队到村不久,随即通过“以租代拨”方式每年援助大集村*.*万元工作经费,解决贫困村工作经费难题。同时,通过盘活集体资产、捐建**KW集体光伏、建设**亩蔬菜大棚产业到村项目等多种途径,稳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紧抓绿色蔬菜种植这篇文章,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市农委专家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申请扶贫产业项目补助、开展品牌包装宣传等多种手段,大集绿色蔬菜种植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农户脱贫增收后劲稳步增强。五是夯实党的建设,聚焦伟大工程筑堡垒。市发改委坚持“抓扶贫带党建、强党建促扶贫”发展思路,以扶贫事务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政治建设方面,坚持扶贫政策和党的精神同宣讲。市发改委主要领导到村上党课宣讲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解读,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建设方面,坚持发展党员与致富人才同培育。优先从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和心系集体的人中发展党员,连续两年至少发展*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委党组组织党员联系大集村开展党员活动日。作风建设方面,坚持清正廉洁与创业热情同提升。坚持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凡重大事项皆由村民和党员大会决定,鼓励在特色蔬菜种植、乡村旅游发展、公共项目建设等领域踊跃参与。服务群众方面,坚持帮扶工作与六大载体同开展。将五保、低保、残疾、医疗、教育等各类扶贫政策全部纳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范围内,实现民生工程全方位、一站式办理,有效推荐服务型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