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放管服”改革:做好减加乘 释放新活力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也是打造高效透明政务环境的重要内容。****年,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把不该管的事交出去、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有效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放管服”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年前**个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 市场的变化,见证着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扎实成效。“服”字为本做乘法企业群众尽享改革红利“放”“管”不是目的,优化政府服务才是最终目标。瞄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目标,我市在优化服务上不断创新,审批效能大幅提升。****年,巴彦淖尔市天******法人高亚龙从网上领到了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码,到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到了纸质营业执照正副本。不见面、网上办,政务服务搬到线上。而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市越来越多的行政审批事项逐渐“触网”。为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年我市启动实施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网上办事大厅正式上线运行,并与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五级联动,建成了网上办事全流程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协同审批、预审、受理、办结、全程电子监察等功能。截至目前,市本级**个部门***项审批服务事项中,已有***项实现了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达到**.*%。一项项网上办理业务的开通,为企业群众架起了一条网上服务“高速公路”,让企业和群众不用再跑窗口、排长队,就可以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现在办事儿真方便,办什么事到哪个窗口、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告知得明明白白,工作人员耐心服务,程序也简单,办业务比以前快多了。”日前,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市民任丽娜深有感触地说。“门难进、事难办”,一度是企业和群众面临的难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让企业、群众办事不求人,给企业松绑,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任丽娜感慨的背后,正是我市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破解堵点难点问题所带来的新气象。为了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一揽子事”,去年我市搭建了“审批超市”,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目前,**个市直部门、***项行政许可、***项便民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应进必进。水、电、燃气等公共服务事项也同步进驻。同时,我市还公布了第一批***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争取让群众就近办、一次办、少跑路。陈雪清是我市一家地产开发企业的业务员,说起办业务的新变化,她感叹:“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以前办理产权登记业务,得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和房产交易中心大厅两头跑,现在可任意选择,只到一个地方交一套材料就能办好。”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行行政审批“综合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凡是企业、老百姓到政府办一件事,涉及跑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均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变群众“多头跑”为“一窗办”。目前,共有**个市直部门、*个区直部门实行“综合受理、集成服务”改革。随着改革深入,企业和群众多头跑的“堵点”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放”字当头做减法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尽情释放****年*月**日,一个熙熙攘攘的会议室内,**个市直部门、*个区直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目的是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梳理出适合我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和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这次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仍未出结果……改革步伐不会放慢。*月初,经过数轮的讨论和研究,经过数十次的推翻和调整,经过上百次的修改和完善,《巴彦淖尔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一次办结”改革实施细则(试行)》和《巴彦淖尔市工业项目联合审批流程实施办法(试行)》正式落地。至此,我市重构企业投资项目和工业项目审批流程,企业投资项目和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多天,分别压缩到了***天和***天,项目审批效能大幅提升,提前实现审批时间再砍一半的目标。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手棋”,权力的下放,某种意义上是政府部门的自我瘦身。****年,我市不断在明晰权责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全市基础清单标准化建设工作,重新梳理了市、旗县共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简政不减责,放权不任性。我市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深入整治“红顶中介”,市直*家单位全部停止开展中介业务,按要求进行脱钩转制或注销。前一段时间,市民王宇来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开办企业手续,她告诉记者,以前企业注册需要跑很多部门,而且来回好几趟,现在很快就办完所有手续,特别方便。“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如何,对企业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商事制度改革。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从“二十一证合一”到“三十二证合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政策落地实施,企业登记程序进一步简化,开办时间压减到了*天以内。同时,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取***项行政许可事项,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减税降费助力企业轻装前行。****年我市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收费,取消、停征、减免**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不断降低用能、物流、电信等成本,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年前**个月,全市新登增各类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管”字跟进做加法审批事项更加公开规范高效“简政”并非简单的“减政”,只有科学有效地“管”,才能促进更大力度的“放”。为此,我市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编制公布了《市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涉及**个部门,共计****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实践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次,抽查检查监管对象****户,完成检查****户,公示率**.*%,切实提升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政府选择性执法和减少权力寻租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中,我市创新实施综合监管,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大幅整合精简执法机构 ,实现全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范围、全领域、全覆盖和苏木乡镇“零突破”的改革目标,有效解决了多头、多层、交叉重复执法和执法扰民等突出问题,综合执法改革走在了全区前列。同时,我市积极推行信用监管,全面贯彻落实信用信息查询使用工作制度,全市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库已征集全市法人信用主体*.*万多个,已发布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万多条,不断完善诚信奖惩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处处受限。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的有机结合,使政府权责更明晰、群众办事更清晰,也让改革的叠加效应愈加凸显。采访手记从一批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到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加;从一份份权力清单的公布,到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少;从“门难进、事难办”到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一揽子事”……随着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必定会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也会为全市经济发展带来蓬勃的朝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