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汉川市食品加工产业融合发展走笔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汉川市素有“鱼米之乡”、“江汉明珠”的美誉。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汉川市食品加工业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汉川市通过做好“招”“培”“融”三字文章,聚焦“舌尖上的产业”,做强做大食品加工产业。
旗舰大牌引领龙头
汉川市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现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家,拥有“银鹭”、“达利园”、“盼盼”等一批知名品牌。如今,该集群已成长为全省第二大食品产业集群。
许多企业为当地每年创税逾亿元。达利、银鹭、回头客、欢乐家等品牌企业,已占据汉川食品产业**%以上份额。
市场如考场。今年以来,汉川市食品加工企业更是铆足了劲儿,加油干。
银鹭和伊利合作,新上乳制品项目,增添产品种类,提升全年总产量。欢乐家、回头客、晋江福源、双桥等企业投资过亿元、达利投资****万元进行生产扩能及技术改造。
良好的市场前景,更让回头客食品难以按捺。这个落户汉川仅*年的公司,保持经营额年均**%的增长势头,去年更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创税****万元。旗下的铜锣烧、华夫饼、欧式蛋糕等单品雄踞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前三。
扩大产能是其不二之选。去年底,投资*.*亿元的回头客食品二期项目建成,*条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另*条生产线计划*月份安装到位。
“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税收****万元。”公司总经理蔡飞猛说。
本土企业创出名品
在引进达利、银鹭等行业“旗舰”的同时,汉川市还立足本地资源,深挖本地特色,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龙头食品企业。
******便是其中之一。****年成立的金福源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汉川本土企业,坚持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的原则,主打汉川汈汊湖特色风味鱼、麻辣小龙虾系列,汉川本地莲藕、豆角、苦瓜、花生等蔬菜系列和武汉特色鸭脖等三大系列产品。去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万元,不计其数的汉川地道食材从这里走向全省、甚至全国。
公司董事长黄小珍称,金福源已成为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冷藏、储运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食品企业,拥有一个营销中心,两大跨省生产基地,三条标准化生产线,百人营销团队,千家全国经销商,万个批发网点。
依托金福源,当地大量农产品成功实现就地消化,仅汈汊湖、麻河富硒莲藕一项,金福源的年采购量就达到了****吨。
金福源的“同道”还有很多。比如,******。公司已与日本、韩国的客户顺利签订供货合同,自动化生产线产出的第一批产品已运抵日本。据悉,公司藕粉的日产量已达*吨,包括纯藕粉、红枣速溶藕粉等**个产品。
本土企业长足发展,离不开优渥的“土壤”。
汉川的莲藕种植面积**万亩左右,已成长为一个**亿元的产业。其中麻河镇更因盛产莲藕而闻名,目前共有莲藕加工企业**余家,网罗全镇近一半的农户从事莲藕种植和销售,其藕粉产量更是占到全国藕粉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立足本地优势,培育本土企业。经过多年培育,汉川市陆续打造出“汈汊湖”醉鱼、“香道理”等**多个湖北省名牌产品,“汈汊湖”莲子、“巨龙达”黄花、“富硒”莲藕等更是农业部认定的绿色食品。
提升农品附加值
当前,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产业,其发展路径从来不可能是孤立的,其崛起一定是伴随产业边界的逐渐模糊和深度融合。
汉川食品产业发展亦是如此。
而它的融合发展体现在纵横两个维度:横向,是串联起企业、各专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融合;纵向,则实现上下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持续不断、大量的原材料供应,靠谁实现?只有农民,但又不仅仅只是农民。
汉川通过合作社或专业组织,把企业的需求信息传导给农户,由农户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生产,提供原材料。
“自从达利来了,我就改行办起了养鸡场。”开发区洪三村二组养鸡大户陈元喜说。他喂养了****多只蛋鸡,大部分供给达利。
放眼若干年后,汉川市现有的**万亩优质粮、**万亩优质棉、**万亩双低油菜板块基地和**万亩水产基地,又何尝不是这些企业强有力的后方市场?
伴随产业集群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汉川食品产业的纵向融合程度同样令人惊叹。
汉川经济开发区,合兴包装、吉源制罐、友达胶带、车行天下、路歌物流等配套企业纷纷落户。
在销售模式上,汉川食品也勇于尝试,不落人后——网罗了***家邮乐购加盟站点,覆盖率达到全市行政村**%以上,各企业产品已在邮乐网汉川馆顺利上线,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百万余元的交易额。
通过纵横双向深度融合,汉川市农产品加工业一跃成为该市第一支柱产业,去年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超过**%。
如今,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物流运输、销售,一个覆盖全市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已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