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自然资源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组赴杭州专题拍摄三个国土创新工作案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更好地宣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节约集约用地、耕地资源保护等工作方面的经验,**月**至**日,自然资源部与中央电视台一行*人专程赴杭州联合摄制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专题片,现场拍摄杭州滨江区土地节约集约制度创新、西湖区全域土地修复综合整治、余杭区“田长制”管理创新举措等内容。针对自然资源部联合中央电视台赴杭拍摄时间长、内容多、要求高、涉及面广的特点,市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省厅和摄制组协调对接,第一时间组织滨江、西湖、余杭分局和市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召开协调会,传达了任务、明确了分工、提出了要求。滨江、西湖和余杭分局领导第一时间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相关部门和镇村积极配合,赢得了联合摄制组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为浙江为杭州争得了荣誉。在滨江区节约集约制度创新上,金志鹏区长全面阐述了滨江区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的产生过程、具体内容,并以鲜活实例和翔实数据说明了节约集约用地给滨江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土滨江分局宓伟庆局长介绍:面对用地紧缺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新区(滨江)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施策,先后实施了“亩产效益”评价、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工业综合体开发建设改革、全域用地结构优化等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方面的探索,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对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西湖区全域土地修复综合整治上,国土西湖分局副局长黄志航对西湖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前后情况进行全面介绍,讲述了整治前老百姓的不配合到整治中面貌逐步改善后的积极配合,整治结束后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拍手欢喜,西湖区算了“五本账”,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获得感不断增强。在余杭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田长制”管理创新举措上,余杭分局陈勇局长就余杭区耕地情况、“田长制”的出发点、实施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等问题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对于耕地保护工作,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抓的是预防,关键在于基层。”整整的一周时间里,摄制组一行早出晚归、马不停蹄,深入滨江区物联网产业园、海创基地“孵化”企业、网易、滨江实验小学等典型单位;深入西湖区双浦下杨村、周富村、双浦西山废弃石矿、三墩五生现代产业园、三墩华联村、绕城村等地;深入余杭区余杭街道永安村的田间地头,采访村干部、网格田长,拍摄水稻丰收景象。他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给各地干部群众留下深刻印象。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派专人全程陪同拍摄,拍摄工作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