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汉孝合作的成功范例——汉正服装工业城发展观察之一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汉孝合作的成功范例——汉正服装工业城发展观察之一 从****年开始,******总经理张国春就开始频繁往来于武汉的汉正街与汉川的汉正服装工业城之间。  那时,已在汉正街打拼**多年的他,在位于汉川经济开发区新河工业园的汉正服装工业城购买了****平方米厂房。他是第一批在汉正服装工业城购置厂房的企业主。  如今,他的“同路人”林林总总数以千计。这是他当初买厂房时始料未及的,也使他有了另外一重身份:汉正服装工业城商会会长。  平地崛起工业城  上世纪**年代末,张国春就开始在汉正街办厂。不过,说是厂,倒不如叫小作坊。  工人们在拥挤的车间里工作,在旁边的房间里休息。安全设施谈不上,机器的轰鸣还经常招致周围住户的抱怨。  生产、生活、仓储“三合一”,张国春的作坊,是汉正街服装产业的典型模式。  在搬迁到汉正服装工业城之前,从汉正街燕山巷到汉阳王家湾,他的“作坊”在各种租用的狭小民宅中被“赶”了*次,也搬了*次。  汉正街的发展瓶颈,早已被一位有心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积极行动改变现状。他就是湖北川东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志祥。  ****年,李志祥提出:“能不能批***亩地,搞个服装加工园区,将汉正街的服装生产引过来?”汉川市领导当即拍板:“招商引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汉川欢迎!”  ****年**月,汉正服装工业城动工建设,并由***亩规划调整为****亩,****年控制性详细规划达****亩。  商贸之“根”留在武汉,工业之“基”置于近邻。汉正服装工业城的建设,正当其时。  这一项目不仅得到汉川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孝感、武汉两地乃至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汉川市和硚口区政府以《备忘录》的形式,明确指定汉正服装工业城为“汉正街服装市场生产基地”。  ****年,汉正服装工业城被武汉市和孝感市列为“汉孝合作项目”;****年,被确定为省重点项目。  截至目前,汉正服装工业城共完成开发面积****.**亩,除引进的大型企业自建厂房用地外,川东集团统一建设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引进规模企业、小微企业和商业经营户共****家。其中成衣加工企业***家,印染企业**家,洗水企业*家,纺织企业*家,辅料企业**家。  *年来,一座服装工业城拔地而起。  企业告别“三合一”  生产、生活、仓储“三合一”,导致火患频发,也致使汉正街服装产业陷入“整治—迁移—再整治—再迁移”的怪圈,在武汉城区数度搬迁。  如惊弓之鸟的汉正街的小老板们,渴望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厂房,远离火灾,持续发展。然而,对于实力还不算雄厚的他们来说,在武汉建设自己的厂房,这个梦想还遥不可及。  直到****年搬进汉川汉正服装工业城,张国春的企业才真正稳定下来。汉正街的服装生产经营户,基本上都跟张国春一样,几经搬迁。  这里的建设和布局,是李志祥总结广东、江浙一带工业园区的经验建设而成:厂房宽敞通透,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建筑群按庭院式分割,一厂一院,彻底告别了汉正街“三合一”的模式。  “原来厂房搬迁一次成本就得六七十万,现在终于有自己的‘家’了。”对于四季伊红服饰的总经理刘宜刚来说,这里产业聚集形成的产业链条,也是吸引他的重要因素。穿珠、钉扣等工人招之即来,熟练生产工人一来就可上岗。这也是他没有回到家乡仙桃建厂的原因。  “这里环境大不一样!”金浪服饰总经理余章俊感慨。与张国春相比,金浪服饰算是工业城的“新居民”。条件好了,员工们愿意留下来,招工也容易多了。余章俊去年才从汉正街搬回家乡,不到*年的时间,企业的销售额就增加了*/*。  对于记者提出的企业来汉川增加物流成本的疑虑,李志祥说,从这里开车到武汉市区只要**分钟的时间,你说,这和在武汉有什么区别?  目前,入驻工业城的服装生产企业,**%来自汉正街,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汉正街服装生产基地。  打造华中轻纺城  纺织服装一直是汉川市的传统优势产业。  汉川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棉**多万吨,年纺纱***多万锭,纺织服装技术工人**余万。  汉正服装工业城的建设,一方面不仅使汉川纺织服装生产产业链加粗延长,推动产业集群的聚集和壮大;另一方面,随着服装工业城大制造、大商贸、大物流构想的实施,使服装制造、商贸、物流这一大产业链相对完整,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汉川纺织服装千亿产业的形成。  业内人士认为,汉正街服装企业的大转移,是汉产服装一次凤凰涅槃的机会,如果政府重视并引导,各方给力,汉川经济开发区新河工业园完全可能成为与浙江柯桥类似的中国轻纺名城。  多次到江浙考察的李志祥也认为,将汉正服装工业城建设成为中国轻纺名城完全有可能。他说,现在正在努力的是将汉正街纺织服装加工、商贸、物流产业整体转移到汉川,建设华中轻纺名城。  浙江柯桥镇于****年代中后期承接萧山轻纺服装基地,将牛棚改作工厂、将菜场变为交易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中国轻纺城。去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实现市场交易额***亿元。而城内**%从业者来自汉川、天门、仙桃一带。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不久前递交了一份议案,提出在离武汉**-***公里的环形地带构建“环武汉产业圈”,汉正服装工业城及周边农村承接的数千服装企业群正位于这个产业圈里。  叶青认为,沿海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转型阶段,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环节向内地转移已成趋势。而武汉随着中部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产业转移也势在必行。在此两重机遇下,汉川应该有做大产业集群的雄心壮志,要立志做湖北的柯桥。  李志祥希望总体建设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再扩规****亩,扩大汉正服装工业城,不仅承接武汉,还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打造纺织服装产业的“航母”。  对此,李志祥已作出规划:重点建设汉派名品服饰基地、中国名品服饰基地、中国童装品牌基地“三个基地”,打造新汉正街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华中物流配送中心“两个平台”。  据李志祥初步测算,汉正服装工业城大制造、大商贸、大物流的格局形成后,年创造工业产值***亿元,商贸产值***亿元,物流产值**亿元,可为地方提供税收**亿元。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