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提供智慧警务建设“苏州方案”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智慧警务新思维,正掀起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坚浪潮。苏州市公安局以公安部数据警务、智慧公安建设为引领,围绕省公安厅建设智慧警务的总体要求,打造“六星科技·纵横警务”实战应用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江苏特色、体现苏州特点的“智慧警务”建设新路。 自我革命“前导工程”引领迈进大数据时代 苏州公安的科技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各警种部门齐头并进,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先后创造出多项全省领先的精彩案例,然而“瓶颈”也很快出现。这个“瓶颈”,就是正当公安机关整装待发准备再建设一座智慧警务的“高楼大厦”时,却发现预留的“地块”上还有一大片“棚户区”。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规划,各种应用系统林立,各自为政,横向数据不共享,纵向业务不打通,整体建设参差不齐,甚至重复建设,功能掣肘。“几年前,为了调取一段几分钟的监控视频,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跑了半个苏州城。”姑苏公安分局观前派出所民警段国平说。“类似情况在公安系统内普遍存在,也造成‘数据孤岛’的出现,这与数据警务、智慧警务的要求不相符,我们必须要改变这个状况。”市公安局科信处处长李晶说,实战的需求、基层的呼声,让苏州公安建设智慧警务时,没有选择“撸起袖子马上干”,而是踏踏实实地开展“四五策略”的前导工程。建立“五律制度”,全面加强建设统筹;确立“五字原则”,彻底解决系统林立,多头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出“五统要求”,打破数据壁垒,让全局所有系统的数据资源得以汇聚整合,共享应用;结合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的数据在线攻坚行动,打响“系统整合、数据汇聚、数据治理、信息安全、建章立制”五大攻坚战,取得五项全省第一。历时*个月的前导工程,有效解决了以往信息化建设中一揽子问题。通过“关停并转优”,系统总量下降**.*%,“瘦身”蓄力后,有限的建设资金、资源都使用在了实战需要的刀刃上。相关做法得到了基层的欢迎,系统日均使用量上升**%,更在满足全警应用的前提下资金同比下降**.*%。前导工程也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打破信息壁垒的同时,打通了共享渠道,各种数据不再孤单地“躺”在各个系统的角落里,而是成为预防预警、精确防控的源头活水,助推苏州公安真正迈进大数据时代。 全警领先“纵横警务”让基层公安工作质态焕然一新 通过前导工程,实现全部数据的一网融合、一图展示,这在苏州公安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公安系统内部也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也成为苏州公安打造“纵横警务”工程的核心关键。走进高新区公安分局智能巡防大数据中心,指挥屏幕标注出全区巡防警力、视频监控等信息分布,点击任意一个巡防队员的头像,指挥员均可与其直接视频通话,并查看实时工作数据。作为苏州公安“纵横警务”的样板工程,集警务运行“情指勤”于一体的“蜂巢计划”对每日警情、发案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科学预测重点发案点位,精准指导一线巡防工作。“****年*至**月,辖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其中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而巡防警力未增加一人。”高新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杨景洪说。大数据的力量显露无疑,初步成型的“纵横警务”也让基层公安工作质态焕然一新,向科技要警力,向大数据要战斗力的理想成为了现实。据了解,作为苏州“纵横警务”的“核心支撑”——深度数据中心,包含了全国首创、全警领先的系统平台。其中,数据平台汇聚了***亿条数据,运算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视频共享平台接入全市各级视频监控**万路、动态人像卡口****余套。在数据大量汇聚的基础上,苏州公安还开发了全国公安系统首个AI赋能平台,通过全市人像动态布控的一体化运作,可以一个平台、一套软件在全市“一键布控”、秒级响应。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进博会安保中,苏州共有*.*万套智能装备联网运行,能够做到对入沪人员人脸、车牌等数据的全面感知。安保期间,各卡口抓获在逃人员**余名,其中一名潜逃**年的“命案逃犯”被当场抓获。在深度数据中心,各类数据“横向到底、纵向到边”汇融贯通,在“全要素叠加、全链条管理、全情报融合、全警种覆盖”中纵横交错,以此实现“纵横警务”可视化、扁平化、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指标要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江海表示,“六星科技·纵横警务”将成为推动苏州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公安智造最大限度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 “通过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对碎片化的涉案信息进行科学研判、追踪预警,及时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徐明告诉记者,****年以来,通过苏州公安经济犯罪风险智能感知系统,全市***家“问题金融企业”被及时发现。“建为用、用为战”,这是苏州智慧警务建设的核心要义。在打击办案领域,服务实战的智慧应用帮助办案工作变事后破案为事前预警,变被动破案为主动出击,真正实现预防在先,预测在前,打早打小。而基于“纵横警务”的沃土,公安“打、防、管、控、服、督”六项基本业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最终迸发出“六星科技”的智慧成果,构建起“实战应用、城市防控、基础管理、目标管控、便民服务、队伍督管”六大新体系,让苏州公安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姑苏区,动态巡防体系能够确保一旦发现警情,路面警力“*分钟响应出击、*分钟现场处警、**分钟区域支援、**分钟全市合围”,自****年*月以来,六类重点侵财案件同比下降**.*%。在吴江区,人、房、物、网、图等治安管控要素全部嵌入“网格”,做到发现情况触发联动,使小“网格”成为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阵地,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窗口。****年以来,该区联动处置各类安全隐患***余起,分流非警务类警情**万余起,***呼入量同比下降**.*%。依托各项智慧应用,如今苏州市民通过自助设备办理的占比已达**%,而且办理业务排队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快递送、不见面”,“苏州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累计提供服务****万人次,群众网上办事满意率达**%。通过“智慧督察”,督察部门可以随时纠正民警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更能从源头上避免执法事故,从根本上保护基层民警,让公平正义贯穿执法过程的始终。蜂巢计划、猎眼系统、城市盾牌、利剑系统……一项项“苏州公安智造”,实现苏州公安工作“主动打、立体防、集成管、精准控、便捷服、全面督”,塑造出苏州版智慧警务的新样本,最大限度地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