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三化”做实“绿文章”——湖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三年间②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六大专项整治、十大标志性战役、十大战略性举措…… ****年以来,湖北动作频频,直指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落实总书记指示做好“三篇文章”,湖北力推“具体化、项目化、工程化”,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实施、精准化落地,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现场督办、到点验收。 随着一项项重大决策以项目化、工程化形式落地生根,我省长江大保护不断向纵深推进,大江浪平岸阔、绿意盎然。 江河湖岸渐次回归自然 塔吊高耸,机声隆隆,工程车、载货车往来穿梭。 ****年**月**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到枝江市姚家港化工产业园时,这个北距长江岸线*.*公里的园区内,******投资百亿元的**万吨乙二醇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可部分竣工投产。“三宁化工**万吨乙二醇项目,是实施长江大保护的省级重点工程。”枝江发改局局长李芹告诉记者,该项目在安全环保等方面采用了世界一流技术、一流设备,将一次性建成智能化的花园工厂,项目建成后带动产业链规模***亿元。 三宁化工的搬迁,是宜昌沿江*公里“化工清零”行动的一部分。去年,该市已有*家沿江化工企业搬到姚家港化工园。 面对种种非议、巨大的经济压力,宜昌市不为所动:沿江*公里内的***家化工企业,****年全部关改搬转,目前已有**家关改搬转到位。 而这,也是湖北实施长江生态大保护大整治大修复的一个缩影。 除了根除“化工围江”,整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工业污染防治和产业园区绿色改造、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等工程接连展开。省发改委有关人士称,省财政将每年拿出*亿元作为省级沿江化工企业专项资金,直至全省***家相关企业完成关改搬转。 曾经,长江岸边码头林立、砂堆如山、满目疮痍。截至****年底,共取缔各类码头****个,规范提升**个,码头复绿***万平方米;***个入河排污口关停封堵或并入污水处理厂;查获非法涉砂船舶***艘,对****艘船舶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少了刺眼的黑码头,多了舒展如画的生态景观带。总投资**亿元的武汉青山江滩去年建成开放,宛如一道生态绿带,缠绕在武青堤上。 雷霆万钧下,全省共拆除围栏、围网和网箱养殖***.**万亩,****个养殖场完成搬迁或关闭;投资近***亿元修复大梁子湖流域水生态…… 江河湖岸,渐次回归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唯美。 “四个三”发力身边的小环境美起来 入口,是**个崭新的洗手台,两侧各有*个热水龙头;男厕内,装有蹲便池智能灯控系统;室内装有清风系统,闻不到异味;厕所旁还有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和淋浴室。 去年底,记者探访襄荆高速荆门东服务区时,发现这里的厕所智能化、人性化十足,河南籍司机张宇感叹:“真没想到,湖北还有这么漂亮的厕所!” 这是一座刚改造完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厕。来自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省高速服务区(停车区)超过三分之一的厕所开工改造。 长江大保护,不仅要整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污水随意入江等眼前的乱象,还要延伸战线,从污水、垃圾源头抓起,从流域水土流失治起。为此,我省于****年初启动“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即在*年完成厕所革命、精准灭荒、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截至目前,已投入**亿元建改或提升农户无害化厕所***多万座,建改农村公厕*.**万座、乡镇公厕****座、城市公厕****座、旅游厕所****座,昔日臭气熏天、无处下脚的厕所渐渐变得得干净整洁了。 精准灭荒,不落下一个山头。今年来,我省累计投入**.*亿元,灭荒造林**多万亩;完成岸线造林**.*万亩,堤防种林木***多万株。 乡镇污水去哪了?****年,本报曾刊发记者调查剖析乡镇污水随意排放现象。一年来,全省投入***亿元,未建处理设施的***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个投入运行,乡镇污水随意排放现象即将成为历史。 垃圾围村围城,也是困扰城乡居民的一大顽疾。借长江大保护东风,我省迄今已建成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末端设施***座,建成垃圾中转站***座,日处理垃圾总规模约*.**万吨。 截至目前,全省***条黑臭水体完成整治***条;***万亩湖泊水库全面退出人工养殖;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 重大项目抓手催化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脚点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是要有一大批有牵引力和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我省以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为抓手,启动绿色发展**项省级重大事项,所列**个重大项目已有**项开工建设,截至****年**月底完成投资****亿元。 华星光电显示面板项目,天马第六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长飞自主预制棒及光纤产业化项目……绿色产业项目纷纷开工。“最近又有两家‘互联网+’龙头企业将第二总部放在光谷——来自上海的‘英语流利说’和充电宝企业杭州小电”,东湖高新区“互联网+”办公室副主任李猷*月*日告诉记者。 据统计,东湖高新区已集聚“互联网+”企业****多家,其中包括小米、华为、***、金山等**多家国内行业巨头的第二总部或研发中心。****年前**个月光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在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叶学平看来,蓬勃发展的光谷互联网经济,正成为我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催化力量”。 包括汉十高铁在内的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构建快马加鞭,绿色宜居城镇项目纷纷启动。襄阳市乡镇污水收集处理、梁子湖生态修复、荆江沙市段生态修复等**个项目,正在让大江大河恢复秀丽美颜;武汉、襄阳、宜昌等**个市州的**个棚改项目,将使数十万群众安居乐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水”共治、硚口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潜江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修复等项目,将让群众有更多休闲观景处。 绿色金融也方兴未艾,武汉地铁集团绿色债券授信**亿元,省科投集团绿色债券授信**亿元。中交二航局、葛洲坝集团、长飞集团、湖北能源集团等承担长江大保护项目建设融资的重点企业共获授信**亿元。 围绕长江大保护,国开行、绿色债券、央企投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PPP模式等在我省多管齐下,将陆续释放万亿金融活水。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化融资渠道的畅通,使长江大保护项目摆脱了对政府财政的过度依赖,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 原文链接:http://***.******.***/HTML/hbrb/********/hbrb*******.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