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系列报道之九】丘北:产业扶贫拔穷根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金灿的菊花、翠绿的桔子、火红的辣椒、嫩黄的生姜……构成了一幅“风拂杨柳千层浪,水润瓜果万重彩”的产业扶贫新画卷。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欲将除之,必拔穷根。而要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近几年来,丘北县突出辣椒、花卉、蔬菜、蚕桑、畜牧等,重点选择*至*个产业安排到每个乡镇,通过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从北边的官寨乡到三省交界的温浏乡,在丘北县,记者随处可见产业脱贫给群众带来的真正实惠。让我们随着记者的采访脚步和镜头,来看看丘北县产业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镜头一:满地尽是菊花黄万寿菊种植是近些年丘北县大力发展的一项助农增收产业。目前,腻脚、新店、树皮等*个乡(镇)都种植了万寿菊,而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销售自己种植的菊花有收益外,每户只要种植*亩万寿菊,平均每亩还可获政府***元的补助。 菊花盛开,金黄灿烂,这里是舍得乡喜鹊落村的一块万寿菊地。村民林慧萍背着背篓,两手飞快地在菊顶掠过,一把把万寿菊便“飞”到背篓里。从她绽开的笑容可以看出,收成不错。 林慧萍家是喜鹊落村的建档立卡户。“今年,家里种了**亩万寿菊,卖了*万多块钱,挂钩帮扶的云南省监狱管理局还补贴****元……”她一边摘花一边笑逐颜开地说着家里发生的变化。 腻脚乡,菊花似海,田园如画。“今年的花栽早了点,开得不太饱满。”李正长在自家的万寿菊地里忙碌着。李正长是腻脚乡架木革行政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后他外出打工,先后到过东莞、大连和北京等地。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后,他回到家里,加固修缮了房屋,还建了厕所和洗澡室。“现在娃娃小,又要照顾老人,不能外出打工了。在家里种万寿菊,还是能挣到钱。去年我栽了**亩,今年又栽了**亩,一年可卖*万多。”站在金黄灿烂的万寿菊中,李正长憧憬着未来的好生活。 “近年来,许多贫困户依托万寿菊种植有了收益,摆脱了贫困。”腻脚乡副乡长王元亿介绍说,在产业扶贫工作中,乡党委政府努力把贫困群众与产业连接,激发内生动力,提振精气神,切实让“产业扶贫拔穷根”掷地有声。 镜头二:清水江边桔子香温浏乡坝达行政村弄位村小组位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水果。车子在路边停下,只见清水江傍的田地里和山坡上种植的砂糖桔一片翠绿,果实压弯了树枝。 “看到与坝达毗邻的广西西林县古障镇率先发展砂糖桔经济效益好,****年,丘北县政府出钱到古障镇购买砂糖桔苗提供给群众栽种。”驻村工作队队长郭绍龙介绍说,为发展壮大坝达村砂糖桔产业,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丘北县农科部门及广西西林县古障镇的技术人员多次来到坝达,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郭绍龙说:“经过*年发展,目前砂糖桔种植已覆盖坝达行政村*个村小组,***户农户种砂糖桔****亩,其中,有**户档卡户种植***亩。去年,整个行政村已经有***亩挂果,经济效益达***万元;今年挂果***亩,预计经济效益可达****万元。” “有合作社的帮助,我管好这片砂糖桔的信心很足,很有希望脱贫。”档卡户余学应告诉记者。为加强对桔农的服务,村委会干部与种植大户联合成立了坝达农乐砂糖桔产业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放心农药和化肥,并进行技术指导。为让农户放心种植砂糖桔,合作社还给出了每市斤*元的最低保护价。 镜头三:黄姜铺就幸福路目前,丘北县生姜种植以天星、树皮、双龙营、曰者、官寨等乡镇为重点。预计到****年底,全县生姜种植面积可达*万亩,产值*亿元。 “今年我们每家都栽了**亩左右。”陶福生、陶正礼、陶光良都是天星乡笼陶行政村白沙坡新寨的建档立卡户,****年,他们才从老村子搬迁到新址。搬迁后,乡党委政府想方设法为他们找产业、寻路子,增加经济收入。 “种姜一个要看姜种,一个要看土壤。两个都好,种出来的姜就不错。”陶福生拔出一棵姜,看了看根茎。“去年,一亩的产量在****斤到****斤左右,每亩卖得****多元;去除成本,纯利润有****元。”陶福生觉得有赚头,于是又租了**亩地继续种。“如果今年卖得好,我还想扩大规模,发展到**亩、甚至**亩。” “****年,白沙坡村有**户人家种植生姜***亩,产量预计****吨。其中,建档立卡户有**户***亩,预计产量***吨。根据当前的市场价,每吨****元,户均可增收*.*万元。”天星乡副乡长李恩宏高兴地介绍说。 镜头四:香辣生活溢满村丘北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辣椒产业,对于种植辣椒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种植*亩补助***元,在收购中每公斤又奖励*.*元。预计到****年底,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可达**万亩,产量****万公斤,产值**亿元,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以上。 建档立卡户杨文章正在辣椒地里清除杂草,他和妻子都在益民种植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工,每人每月有****元的工资。合作社租了他家*亩地,每亩每年***元。“家里有两个**多岁的老人及两个娃,一个读初中,一个在学前班。两口子都在这里打工,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 “我们合作社现有**户档卡户,主要在种植工业辣椒。”益民种植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兴标告诉记者,合作社****年成立,主要种植“宏绿一号”工业辣椒。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给农户并指导种植,然后按照*.*元一公斤的价格订单收购。****年,**户档卡户种植了***亩工业辣椒,户均增收****元。 镜头五:南盘江畔牛羊多丘北县采取合作社(公司、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方式,发展生猪、牛羊养殖。预计到****年底,全县生猪出栏可达***万头,产值**亿元;肉牛出栏**万头,产值*亿元。 “ 这是第二窝小猪了,总共生了**头。第一窝生**头,卖了*头,每头***多元。”在锦屏镇碧松就行政村解放上寨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绍白站在自家的猪厩前,介绍自己的养殖情况。 “没关系!过几天,你到我的养殖场拿**块石棉瓦,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说话的是徐启仁,他是丘北县******的总经理。李绍白家这头挺能繁殖的母猪,******免费提供的。“像这样尽心尽力养猪的档卡户,我们大力支持。”徐启仁边查看猪厩,边和李绍白谈论着养猪的技术问题。 李绍白的妻子马应芬长期患肺病,不能做重活。家里有*个小孩在读书,无法外出打工。“大家都关心我们,给了我这头母猪。我就想踏踏实实把猪养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家搞得更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积极响应,为锦屏、双龙营、八道哨、树皮等乡镇的***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二元能繁母猪***多头,价值***万元。 坐小车,乘摩托,几经辗转,我们来到南盘江畔的青青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这里是丘北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官寨乡飞土行政村。飞土行政村旧城村地处南盘江畔的山腰上,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全村只有**户人家长期生活在村子里,全部都是建档立卡户。 “我们只有靠山吃山,在山上做文章。”旧城村青青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补兰说,她家以前种田种地,虽然很辛苦,但挣不到钱,还经常欠账,于是就萌生了发展养殖的想法,试着向信用社贷款*万元,购买了五、六头牛和十多头羊来养。目前,牛发展到**多头,羊也发展到七、八十只。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养殖业,带动乡亲脱贫致富,方补兰邀约几户建档立卡户一同创办了青青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谈到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方补兰感慨地告诉记者。****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几间破烂的牛羊圈舍,四家人共有牛**头、羊**只。****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获得贷款**余万元,建设了标准化养殖圈舍约****平方米。****年,乡党委政府又为合作社争取到**万元的青贮池建设项目。****年,合作社已存栏肉牛***多头牛、山羊****余只,收入**万元,合作社里的*户档卡户全都脱贫。目前,乡党委政府又动员附近的*个村小组**户档卡户加入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熊启鑫)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