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连平土陶制作技艺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日前,我市公布了第七批共*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连平土陶制作技艺列入其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土陶制作技艺现场,一起了解这门传统技艺背后的点滴。走进新龙陶艺厂,伴随着泥土香,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还未烧制的陶制品,梁常密是我县的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据他介绍,土陶制作需要经过选料、踩泥、和泥、制坯、修坯、晾干、制釉、上釉、装窑、烧制、出窑等繁琐程序,不仅仅程序繁琐,土陶制作还是门细致活,全凭制陶师傅眼力和手力,在烧窑时必须仔细观察窑情,把控好窑温。如果在烧制当中火候把握的不稳定的话,就会产生一种温度的色差。据介绍,位于我县元善镇新龙村的黄泥岭,陶土资源丰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办起了陶艺厂,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个体经济的广泛出现,该村村民们纷纷在自己家里建起了窑,办起了厂。据梁常密介绍,小时候村里到处都是制窑的工厂,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很小时候他便学会了烧制陶器技艺。连平土陶制作技艺始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按照可知的时间,连平土陶制作技艺距今约有***年历史。我县的土陶制品主要以烧制民用生活用品为主,产品除销售本地之外,还销往翁源、新丰、和平、龙南等周边邻县。然而由于传统土陶制作技艺缺乏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这门手艺,黄泥岭也只有梁常密一人依然坚守着这门技艺。记者从市文广新局官网获悉,我县土陶制作技艺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于如何传承发扬好这门技艺,梁常密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继续拓展相关业务,发展手工艺产品,同时,吸引更多陶艺爱好者参与其中来享受制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