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企业“走出去”要合规更要合好规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合规是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的前提,合规管理能力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经营,注意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形象大使。 近年来,我国企业遵循市场导向、商业原则、国际惯例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既促进了企业自身国际化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和有关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但是,也有少数企业合规意识不强,合规管理相对薄弱。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也在致力于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外汇局、全国工商联印发的《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以下简称《合规指引》),就是这项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企业在开展境外经营过程中通常需要合哪些规?怎样做好合规?新鲜出炉的《合规指引》详细解答了上述问题。《合规指引》包括总则,合规管理要求,合规管理架构,合规管理制度,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合规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置,合规评审与改进,合规文化建设等八部分,总共**条,将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基础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参考。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合规指引》在强调境外经营活动全流程、全方位合规的同时,重点针对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日常经营等四类主要活动,明确了具体的合规要求:一是企业开展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应全面掌握关于贸易管制、质量安全与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关注业务所涉国家(地区)开展的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等。二是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应全面掌握关于市场准入、贸易管制、国家安全审查、行业监管、外汇管理、反垄断、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三是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应全面掌握关于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项目履约、劳工管理、环境保护、连带风险管理、债务管理、捐赠与赞助、反腐败、反贿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四是企业开展境外日常经营,应全面掌握关于劳工权利保护、环境保护、数据和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反腐败、反贿赂、反垄断、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贸易管制、财务税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而针对如何合规的问题,《合规指引》明确了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关键环节,包括:全面识别合规要求、健全合规管理架构、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完善合规运行机制、防范应对合规风险、持续改进合规管理体系和重视合规文化建设。该负责人表示,企业可以从自身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等实际出发进行对照,加强境外经营合规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七部委联合印发《合规指引》,特别是全国工商联的参与,表明了这项工作覆盖的全面性,旨在全面推动中国企业增强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意识,提升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水平。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企业加强境外经营合规管理,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合规管理培训。结合《合规指引》和典型案例,开展合规经营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合规管理能力。二是强化公共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官网、“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经贸规则、规范指引、典型案例等合规管理相关信息。三是优化合规经营环境。对外商签产能与投资合作协议,加强双多边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建设,协同有关部门对外商签和更新投资协定、自贸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为“走出去”企业合规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完善违规惩戒机制。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对违法违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提高违规成本,规范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