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创新实施“五共五联”举措 探索医联体建设新模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华西-龙泉”深化合作办医模式解析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医联体建设的重大部署,华西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坚持公益性服务、突出生态圈理念,与龙泉驿区委区政府精诚合作,创新实施“五共五联”举措,促进华西医院与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华西-龙泉”紧密型医联体、华西第二医院与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华西第二医院妇幼专科医联体”,着力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繁等问题,有效避免了形联而神不联、名联而实不联等弊端。运行两年来,取得了“三升三降”的显著成效:外来看病人数持续上升、较****年底(下同)增长**.*%,外出看病人数降低**.*%;总诊疗量上升、增长**.*%,就诊等待时间缩短**.*%;医疗服务收入上升、增长**.*%,次均费用增幅低于市定目标*.*%。一、强化品牌共享,实现“联体”。品牌共享有助于增强上级医院责任感、下级医院荣誉感,是医联体建设的基础。“华西-龙泉”医联体坚持品牌引领、文化融合、管理支撑,推动医联体形神具联、融为一体。一是充分发挥华西品牌效应。华西有着***多年的历史积淀和技术传承,是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医院和妇产科医院,通过“华西-龙泉”深化合作办医,挂牌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区域联盟医院”,共享华西百年信誉、百年荣誉和责任担当。二是充分融合华西文化精髓。坚持文化引领、以文化人,大力弘扬“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的华西文化和永争全国“***”的工作理念,推动“华西-龙泉”医联体形成追求卓越、敢于创新、永争第一的良好局面和干事氛围。三是充分嫁接华西管理模式。为确保华西金字招牌不蒙尘、不沾灰,在龙泉驿更加熠熠生辉,华西医院派出以陈德才同志为首的“*+*+*”管理团队,陈德才同志任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两位同志任副院长,同时,派驻*位科室主任、*位专家顾问;华西第二医院派出龚云辉同志担任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业务副院长,深度嫁接推行华西管理模式,确保医联体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升。
二、强化数据共建,实现“联脑”。医疗数据是医院的核心医疗资源,“华西-龙泉”医联体积极推进医疗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建强医联体大脑中枢。一是推进数据联合开发。搭建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汇总“华西-龙泉”科研数据、教学数据、病员数据和诊疗数据等数据资源,建立医联体数据库,极大地提升了“华西-龙泉”医疗资源运营能力和水平。二是推进检测数据共用。病人检查检验数据各医院之间互不认可,导致反复、重复检查,广受病诟,区妇幼保健院与华西第二医院构建三级转诊系统,推进指标类型、指标口径等逐步统一,成功实现联盟内病员诊疗数据共联互享,最大程度减轻转院病人经济负担和身体痛苦,得到国家卫健委高度认可。三是推进数据跑路便民。依托“互联网+医疗服务”,上线微信自助服务平台,投放近百台自助设备,实现“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门诊等候、挂号缴费、取药等降至**分钟左右, “看病繁”得到有效缓解。
三、强化效益共创,实现“联心”。医院效益、医生效益是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华西-龙泉”医联体坚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效益共创,促进同心同行、共同发展。一是健全医院利益联结机制。龙泉驿区政府每年对“华西-龙泉”深化合作办医的业务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各项指标完成后,将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每年业务收入增长部分的*%用于实施“华西-龙泉”健康促进计划科研课题。二是健全医生利益联结机制。龙泉驿区政府每年安排***万元专项预算,保障华西医院和华西第二医院派驻龙泉驿区管理人员、专家教授薪酬,年度考核合格后其工资、绩效等(含五险一金)等总收入不低于原单位当年同级同类人员的***%—***%,派驻人员由华西和龙泉驿分别实施派驻考核和属地考核。三是健全医生成长成才机制。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拓展实现价值的舞台。华西医生到医联体工作可任管理人员、学科主任等职,为专科医生提供了砥砺磨炼、提升综合能力、成长成才的良好机会,充分调动了医生积极性,推动华西医生、专家教授由“要我来”变为“我要来”“主动来”。
四、强化技术共进,实现“联手”。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医生技术水平是合作办医的重要目标。“华西-龙泉”医联体坚持多措并举,联手促进区域医疗技术升级。一是强化“在线”指导。建立远程医疗教学系统,华西医院和华西第二医院共安排**余位专家教授,开展“实时互动双向视频”远程医学教育、“一点对多点”视频互动疑难病例讨论,实现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等在线协同医疗服务,共****余人次接受远程培训。二是强化“在位”传授。华西医院*位学科主任、*位特聘专家,华西第二医院*位学科主任、*位专家定时到龙泉驿区现场指导,同时,每年举办“华西龙泉医联体学术月”活动,实现华西专家“一对一”“手把手”教学指导,龙泉驿区两家医院累计新增副主任医师**名、主任医师*名。实施学科结对子、专科设顾问等举措,两院共建立卒中、妇产科等**个专科(学科)联盟,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新增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个、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个;累计完成高难度三、四级手术****余台,同比增加**.**%,其中“术中唤醒”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吸引了大批区外患者到龙泉驿就诊。三是强化“在未”引领。着眼医联体未来发展,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个,其中,**项填补了区域医疗技术空白,并在****年第四季全国医院擂台赛上斩获三项大奖。实施联合科研,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获国家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专利*项、省医学科技三等奖*项。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参与华西第二医院国家级课题*项,成为该项目西部地区唯一示范基地,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项。SCI(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篇、A类论文(国内核心期刊)**篇,在同级同类医院中处于领先行列。
五、强化病员共诊,实现“联治”。病人满意是医疗服务最终目标。“华西-龙泉”医联体着力构建分级转诊平台,健全保障机制,推动“双向转诊”,促进病员共治,实现小病少花钱,大病有保障。一是坚持差异化定位构建分级医疗体系。根据医疗服务能力、服务范围等,合理确定各级医疗机构服务定位,科学构建“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立危急重症患者绿色通道,实现向上转诊无缝衔接,****年累计上转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共***余人次。推动术后康复、慢病等患者转至龙泉驿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让患者享受同等优质、方便节约的诊疗服务。二是坚持同质化医疗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相同的技术标准、技术路线、操作流程、药剂药量等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同类病种的诊疗流程、诊疗方式、诊疗救治等基本相同,大力提高了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三是坚持合理化取向构建费用联控体系。移植华西内控管理模式,始终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加强次均费用管控,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分别低于全省公立医院和全市公立医院****余元、****余元。区妇幼保健院创新实施“保险付费+医疗管理”新模式,有效降低群众看病负担,有力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两年来,“华西-龙泉”医联体建设进展顺利、成绩斐然,实现了多方共赢、多方满意。华西医院创新举措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华西形象更具魅力,华西品牌更加丰盈;高端医疗资源功能东进,为龙泉驿区医卫事业发展充分赋能,一定程度上补齐了功能短板,优化了发展环境;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医生发展平台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经济收入不断增长,获得感、荣誉感全面增强;城乡群众就近享受高质量医疗资源、高品质医疗服务,生活更加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