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记者 郭敏颉虽然已是数九寒天,但走进史回乡任和村扶贫车间,机器声轰鸣不断,踩踏板、扦边、锁边、加热定型······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车间平均每天可加工***双袜子,工人每双袜子可拿到五角钱的加工费。这是我区紧扣“就业脱贫”,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扶贫工作新举措,鼓励企业到乡镇、村组设置加工点,吸纳和解决更多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变外部“输血”为内部“造血”,实现了切实有效增收的目标,让贫困人口真正得到了实惠。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坚决落实国家、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推进产业、就业、兜底三条路径,大力实施健康为基、教育为本、就业为重、产业为要、金融为翼、保障为底六大举措,确保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引领群众精准脱贫我区精准聚焦产业扶贫这个富民之本,实施一村一策,选准产业,优化布局,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先后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意见》《促进贫困户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增收脱贫扶持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年投入***万元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三产服务业、小型加工业等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确保了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按照有稳定脱贫产业、有带动脱贫主体、有合作社、有脱贫增收项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掌握实施产业项目技能等“五有”要求,积极打造以合室乡为主的万亩大葱产业园区、翟店镇为主的高粱扶贫产业园区、辛安泉镇、合室乡为主的核桃产业园区和成家川办事处为主的西红柿产业园区,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以订单农业、订单手工业、土地入股、基地建设、吸纳就业、参与经营、资产收益等方式,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脱贫“后防线”,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土地托管探索脱贫新路径。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便民惠农、联合发展”的思路,以土地托管为突破口,以助农增收为目的,大力推进土地托管新模式,例如翟店镇小天贡村通过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全村**名贫困群众进行辣椒和红薯的种植管理及销售,收益归贫困户所有,****年贫困户每人增收****元左右,实现了全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目前,国家级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已在潞城顺利完成。确定潞城农商银行、晋商银行长治分行、邮储银行潞城支行为承贷银行,************、露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等**家生产经营稳定、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为实施主体。贫困户按照“户贷户用户还”的模式,以贷款入股企业,企业负责经营管理、还贷和分红,贫困户按协议约定获取保底分红收益,通过小额贷款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积极开展就业扶贫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实施就业扶贫,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我区牢牢咬定就业扶贫这个致富之源,大力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保障贫困人口实现充分就业。出台培训奖励办法,对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实行免费培训、精准培训。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自谋职业,凡通过外出务工获得收入的,依据基本工资单奖励年工资总额的**%,截至目前共下发就业奖补资金**万元,通过政策激励,实现转移就业。创新就业培训方式。根据扶贫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开展电商经营、美容美发、护理保健以及汽车、农机驾驶等实用职业培训科目,让更多贫困人员掌握一技之长。依托潞城区小蚂蚁家政、潞王虎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家政、代加工技术培训,让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贫困户就地就业、就地增收、就地脱贫,去年共培训贫困群众***人次。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建立了“学之韵”服饰、黄牛蹄乡兴化服装、史回乡萌宝劳保用品、合室乡电子元件等*个扶贫车间,吸纳***余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人,人均增收*****元。利用辖区内民企较多的优势,史回乡组织**名闲散贫困劳动力成立社会化服务队为兴宝、卓越、泰山等**家规模企业提供保洁服务,人均年增收****元,实现了就近就业、就近增收。鼓励支持合作社、能人大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引导贫困群众依托特色种养业、服务业等创业就业,开辟增收门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先后为贫困户提供林木管护员、植树造林员、村级保洁员等公益岗位***个。通过放宽准入门槛、加大补贴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改进公共服务等办法,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扶持贫困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余名贫困人口通过岗位培训、对接介绍、外出务工等渠道实现就业,人均增收*****元。着力实施兜底扶贫 完善社会民生保障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主要政治任务,而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则是打赢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我区瞄准困难群体脱贫“短板”,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精准兜底救助,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编密织牢社会保障救助“兜底网”。全面开展“雨露计划”和贫困大学生资助工程,继续实施贫困户学生高中阶段学费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生活补贴等各项帮扶措施。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名贫困大学生,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元。雨露计划资助贫困学生***人次。通过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进村入户宣传“三保险、三救助”等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全面完成健康扶贫“双签约”工作任务,通过一支队伍管就医,一支队伍管报销,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就医有保障、报销有人管”。探索建立专档管理、专人指导、专区治疗和患病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全免费的“三专一免”健康扶贫工作机制,各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与民政、人社等部门签订了服务协议,全面落实了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区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个人年度自付费用不超过****元,住院报销比例可达**%(比一般群众高**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住院免费,基本医疗费用新农合全额支付,真正做到零付费,截止目前贫困患者住院治疗****人次,报销金额***.*万元;大病商业保险报销***人次,报销金额**.*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慢病****人,累计免费慢性病门诊****人次,总报销***.**万元,报销比例达***%,有效缓解了“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压力。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及时将****户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保障范围。为***名贫困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护理补贴。针对部分贫困户无力实施改造的实际情况,在争取上级危房改造补助的基础上,我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万元,建设***户贫困户周转房确保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全兑现。据区扶贫办数据显示,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截止目前全区仅剩未脱贫**户***人,贫困发生率由*.*%降至*.**%。全区扶贫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面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