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瞄准清洁能源、大宗固体矿产、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质量调查——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获四方面显著进展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本报讯 (首席记者 洪曙光)*月*日,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年,部省合作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投入*.****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亿元、省财政投入*.****亿元。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积极探索“需求导向、多方联动、事权明确、统筹部署、全面服务”的综合地质调查“皖江模式”,在清洁能源,大宗固体矿产勘查,生态、农业和城市地质调查,以及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一是皖江清洁能源勘查取得新突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投资****万元在皖江宣州区、含山县部署*口大口径地质调查井,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实施的皖含地*井在高家边组地层获得页岩气新发现。南京中心和省自然资源厅加强基础能源地质研究,取得了对安徽下扬子地区和合肥盆地基础地质的许多共识。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将合肥盆地周边和下扬子地区作为下一阶段清洁能源勘查开发的重点地区。二是皖江地区大宗固体矿产勘查取得新进展。****年,皖江地区新增大中型金属矿产地*处,大中型非金属矿产地**处。其中,宣州茶亭地区的铜金矿普查工作历经**年勘查,提交一座大型铜金矿床,经储量评审,茶亭铜矿上长村矿段已提交***类工业品位铜矿铜金属量**万吨,铜平均品位*.**%;内含共(伴)生金金属量**吨,金平均品位*.**克/吨。此外,矿床内另有***类低品位铜矿铜金属量***万吨,铜平均品位*.**%;其内含伴生金金属量***吨,金平均品位*.**克/吨。三是皖江地区生态、农业和城市地质等调查取得较好成果。中央财政主要完成了沿江地区*∶*万环境地质调查*.**万平方公里,岩溶塌陷调查****平方公里,基本实现沿江地区*∶*万环境地质调查全覆盖。作为中央财政项目的有效补充,省财政主要在皖江地区高标准农田、特色农产品、湿地、岸线稳定性评价、岩溶塌陷等领域开展了专项地质工作,利用遥感手段调查监测****处开采矿山,治理矿山***个,恢复治理面积****余公顷;查明皖江湿地总面积**.*万公顷;查明地热田**处,评价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工程**处。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以及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重大问题,陆续开展*市城市地质调查,完成铜陵市、池州市城市地质调查,启动实施部省市合作示范项目安庆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已完成《新安庆西高铁站规划建设区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在马鞍山、六安市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建立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和监测预警体系。四是皖江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成果得到积极转化。*∶**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已实现皖江地区全覆盖。开展的全椒县、南陵县、桐城市、庐江县等**个市县*∶*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已初步查明土地质量基本状况,以及富硒、富锌等特色土壤资源分布概况。池州市*∶**万富硒土壤资源地球化学调查新发现富硒土壤****平方千米,使池州市全域富硒土壤面积达****平方千米,占池州市总面积的**.**%,其中足硒土壤面积****平方千米。该项目通过查明池州市富硒土壤宏观分布和资源总量以及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区域富硒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和布局建议。池州市政府将“池州市富硒土壤调查”纳入市政府*个重点督查项目之一,提出发挥“富山、富水、富硒、富氧”的资源优势,实施大健康产业规划和三年滚动计划”。新 闻 链 接****年~****年,在安徽省政府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下,中央和地方各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依托部省合作联席会议平台,紧紧围绕《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实施方案》,建立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组织、共同策划、共同组队、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基础地质、矿产地质、页岩气、水工环和土地质量调查等工作。部省共投入资金*.**亿元,实施了***个综合地质工作项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皖江地区的非常规清洁能源调查取得重大发现、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实现了全域覆盖、岩溶塌陷调查评价提出了减灾防灾的科学建议、水土重金属污染调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矿产勘查取得了新突破,其中,《池州市富硒土壤资源地球化学调查》《皖江经济区岩溶塌陷调查》等*项成果,在****年*月召开的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示范及成果移交工作会议上向相关地方政府进行了移交。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