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剪纸爷爷 不忘入党初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月**日,东港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来到新农镇新农村刘和秀老人的家中,将老人创作的***副剪纸作品带回。老人如数家珍般将一幅幅作品摊开,摆放在炕上,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在老人的指导下,在每一幅剪纸后面写上作品的名字。这其中有“东郭先生”“守株待兔”“嫦娥奔月”等寓言故事,也有十二生肖、花鸟鱼虫等随处可见的动物。这些剪纸作品是老人主动捐赠给非遗保护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剪纸这门中国传统艺术能够代代传承。刘和秀与剪纸的缘分是从他*岁的时候开始的,过年时家里贴了一个桃子的窗花,可是刘和秀觉得这个桃子不像,于是便自己动手剪起来,剪出来的窗花贴纸栩栩如生,街坊邻里看到后,逢年过节便让他剪一些贴在自家窗户上,从此刘和秀就对剪纸着了迷,而这一剪,就是**年。从远古生物到花草树木,只要是他见过的东西,便都能用手中的剪刀和纸剪出来。可老人从不将剪纸当作物品拿来买卖,因为他觉得,剪纸是一种文化,并且在剪纸过程中,也能够改变人的脾气秉性。刘和秀不仅剪纸造诣很高,同时作为一个有着**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思想的号召,参与到新农镇中心小学“以剪画,促写作”专项课题研究当中,已经耄耋之年的刘和秀还亲自到课堂给学生授课,向学校老师传授剪纸技艺,培养了新农镇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并且只要政府需要,刘和秀都会义不容辞的予以帮助,无条件的予以奉献。刘和秀把对党的忠诚与热爱,通过手中的剪刀展现在纸上,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通过一幅幅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老人传承文化的执着,更是一个老党员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