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以“信用为本”书写乡村振兴新名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月**日,福建省农信联社和龙岩市政府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县"授牌仪式暨普惠金融座谈会在红色圣地上杭古田隆重举行。福建省副省长郭宁宁(右)莅会指导并为上杭县颁授"农村金融信用县"牌匾。福建省农信社/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调研采访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为农而生,因农而立,在本届“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福建农信经验交流会”期间,福建农信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介绍,福建农信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为扎根本土的农村金融机构,始终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把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纳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和十二项金融支撑工程,持之以恒,扎实推进。 据统计,截至****年**月末,福建农信共评定信用户***万户,占目标农户总数的**%;信用村****个,占行政村总数的**%;信用乡(镇)***个,占乡镇总数的**%;创建一个信用县,并对信用户推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先、利率优惠等“三优”服务,将金、银牌信用户纳入授信“白名单”,推行“整村授信”服务模式,让信用户拥有更多的金融可得性和获得感。建设首个“金牌信用村”昔日孤岛变成“幸福村” 去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在贷款利率、额度、手续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政策优惠,体现守信价值。” 近年来,泉州农商银行以党建为引领,以信用村建设为纽带,深化“机关党旗红、党员在行动”工作,开展理论联学、阵地联建、工作联动,通过打造“金牌信用村”支农典型,在联系实际中优化党建服务项目,在信用工程体系建设中将普惠金融服务落到实处,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中把惠屿岛建设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 惠屿岛是福建省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全岛面积两平方公里,横亘在湄洲湾主航道西侧,岛上现有人口***户****人。**年前,惠屿村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渔村,不通水、不通电,地理环境恶劣,信息闭塞,缺乏资金,村民只能依靠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捕捞技能维持生计,由于海洋资源不断衰退,捕捞业年年亏损。“穷得只剩下信用”是当时惠屿岛最真实也最无奈的写照。****年,在政府的推动下,惠屿岛正式通电,一批民生项目如挖井、修路、建小学教师宿舍等工程也陆续竣工,惠屿岛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惠屿岛村主任肖清林介绍,十几年前此处岛民穷得一无所有,连亲戚朋友也借不到钱,但是农信社肯发放贷款。所以,岛民们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守信用到期还钱。按照****元~****元/户的标准,惠屿岛贷到第一笔资金。岛民们用这笔资金种下了百亩牡蛎,赢得丰收,也兑现了承诺。在此期间,南埔信用社从未上岛收过钱,每到还款日,岛民们总会亲自过海送钱还贷。 现在,惠屿村拥有海带养殖面积达****多亩,鲍鱼养殖****多万粒,网箱养鱼****多箱,牡蛎养殖***亩,海参养殖***万粒,江蓠菜养殖面积***亩,渔船**艘,也拥有自己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村年总产值达*.*亿元,培育出专业养殖户***户,占总户数的**.**%。除去外出打工、年老体弱的村民,基本实现了户户养殖、人人作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我造血能力,人均收入**年间从不到****元攀升至*万多元,翻了**多倍。 肖清林还向记者描述了他对惠屿岛未来的展望:“我们要‘腾笼换鸟’,打造生态休闲旅游渔村。把岛上的老人和妇女儿童都搬到泉港区,在岛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把惠屿岛越建越好。” 几年来,泉州农商银行在全辖范围内大力推进“三大工程”,南埔支行结合惠屿岛实际,深入惠屿岛,驻扎村委会,为惠屿村的***户农户建立了信用信息建档,评定了信用户***户,在信用村的基础上,授予惠屿村为全省农信系统首个“金牌信用村”。目前,泉州农商银行为村民授信***户,金额****万元,用信****万元,贷款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迄今为止,惠屿村村民贷款本金和利息回收率均达到***%,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用“一分不欠,一日不迟”的实际行动为惠屿岛赢得了“金牌信用村”的美名。 金牌信用让一座昔日孤岛变成了“幸福岛”,它见证了一个岛屿从“穷得只剩下信用”到人均收入**年翻**倍的蜕变。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县”挂牌守信农户资金需求得到保障 “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是福建农信金融服务的重大改革,更是福建农信践行中央、省委省政府加强诚信建设、健全诚信机制的具体体现,也是为广大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近日,在福建省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县”授牌仪式上,福建省农信联社主任张镇雄如是说。 ****年**月**日,福建省农信联社、龙岩市政府联合授予上杭县****~****年度“农村金融信用县”荣誉称号,上杭成为福建省内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县”。****年以来,上杭县以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为载体,全面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诚信和县域经济稳健发展。 截至****年**月末,上杭县共评定信用户*****户,占全县农户数的**.**%;信用村(社区)***个,占比**.*%;创建信用乡(镇)**个,占比**.**%。 截至****年**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不良贷款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全县***个行政村(社区)中有***个行政村(社区)无不良贷款。 与此同时,农民收入不断增长。通过对信用评级高、信誉好的农户在信贷政策上给予优惠,让守信农户的资金需求得到了保障,使农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守信的甜头,为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杭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 农户信用意识显著提高。村民以评上“信用户”为荣,许多村组、农户为争取早日挂上“信用牌”,主动到银行偿还所欠贷款本息,实现了“要我还贷”到“我要还贷”的根本性转变。上杭农商银行每年对信用户的利率优惠达****多万元,让广大农户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守信红利。 福建农信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新贡献。 (调研采访组成员:焦玉良、卢必成、宋时飞、郭丁源、栾相科、刘丹阳、张自芳、张朝登等;本篇执笔:张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