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海门去年竣工高标准农田10万亩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走进海门悦来镇保民村,****亩高标准农田平整方正,机耕道路笔直延伸,大小沟渠纵横交错,大棚整齐连片,绿油油的小麦一望无边、长势喜人。 “今年*月就能收了。”保民村**组村民石勇平乐得合不拢嘴,“以前我和老伴两人分到*亩*分地,当时一亩地一年也就千把块收入,如今我俩都年近**,没有力气种那么多了。正好村里把土地流转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用种地,每年也有***块一亩的收入,帮我们解了忧。” 保民村党总支书记周卫龙介绍,去年该村土地流转率达**%,目前,一期****亩高标准农田已播种小麦,二期***余亩土地即将完成平整。 过去田块杂、乱、差,现在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沟相连、渠通畅,良田在手,收成不愁。 保民村的变化是海门打造可供复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海门市农资局了解到,去年以来,海门整体布局、精准布点,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了灌排设施配套,做到了土地平整肥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全程化、系列化和机械化服务。全年高标准农田竣工**万亩,新建*.*万亩,总投资*个多亿,涉及*个镇、**个村。新建电灌站**座、输水管道**公里、农田机耕路**公里,争取上级立项规模和投资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规范管理,高效实施,方能细水长流。按照“建好、用好、管好”高标准农田的总要求,海门市针对过去建后管理有缺失、制度不完善的现状,制定出台办法,从工程分类、管理要求入手,进一步明确“责、权、利”主体,落实项目建后管理责任、管护资金筹集使用办法及监督考核举措,规范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建后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投资绩效,保证了项目工程能够长期发挥作用。这一“模式化”管理体系在南通乃至全省领先,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质量提供了管理制度的保障。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