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春节临近,你有怎样的期待?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新闻中心 今日石狮春节临近,你有怎样的期待?日期:****-**-** **:** 字号: 大 中 小 孩子对于春节的期待不仅仅是红包  离春节越来越近了,行走在石狮街头,你可以看到,不少商铺外已经布置了迎接春节的装饰,而来来往往人流中,你也会看到,不少背着行囊往车站方向匆匆而去的人们。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春节就要到了!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春节是最为重要且意义非凡的节日,不管离家多远,人们都会尽可能地回家过年,由此而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人口流动“大潮汐”现象——春运。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观念的变化,年味正逐年变淡。此时,对于春节,你还会有怎样的期待呢?  “节前心态”各异  这些天,到客运中心站乘客车返乡的旅客越来越多。*月**日中午,来自江西的刘先生又一次出现在客运中心站门口,说是“又一次”,是因为前些天他已经来过两次了。  “每次都是送朋友来车站。”刘先生说,身边有些朋友、老乡提早回家过年,他便开车帮他们载下行李,顺便送下他们,而他自己估计要等到一周后孩子放假才能回老家过年。  问及对过年有什么期待,刘先生说,由于平时很少回老家,一年到头往往只有过年那几天时间才会待在老家陪陪父母,到亲戚家串串门,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他还是有些期待,主要期待能与家人、朋友、同学团聚,特别是家里的两位老人,一年没见了,老人肯定很想念他一家子。如果春节期间天气晴好,他准备带父母到老家周边的一些地方逛逛,还有就是与一些多年未见的同学一起聚聚,“一些初中的同学已经约好了,正月初三举办一个同学聚会活动,已经有二三十人表示会参加,想来到时应该很热闹。”  相比于自己对春节的期待,刘先生说,他的两个孩子似乎更期待。元旦过后,两个孩子就开始商量“过年的事情”了,比如要买什么东西带回老家与小伙伴分享,过年期间要到老家的哪些地方玩耍。看孩子聊过年的事情那股兴奋劲,刘先生莫名地也多了些兴奋与期待。  而聊及即将到来的春节,在机关单位上班的施先生一脸淡然。在他看来,春节除了可以让自己好好休息几天外,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期待的。施先生说,他小时候特别期待春节,因为过年时不仅可以穿新衣,还有许多好吃的。但不知道从何时起,他对于“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去年春节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是宅家里,早上睡到自然醒,中午吃完饭再睡午觉,其余时间要么是玩手机,要么是看电视连续剧,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就像一个普通的周末一样。对于今年春节,他期待也能像去年一样,过得“平静”一些,少些繁琐事。不过,这样的期待估计要成“空”了,因为他妻子和孩子最近几天一直在讨论春节期间去哪玩的问题,而且兴致还蛮高的,如果两人到时要外出,他也只能“奉陪”了。  和施先生一样在机关单位上班的黄先生表示,今年春节假期,单位安排他值班两天,节后再给他补两天的假。“就希望值班那两天,单位没什么事情,那样就比较轻松一些。”黄先生说,对于“青春不再”的人们来说,春节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期待的事情了,只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就好。至于春节期间一些应酬活动,他说,有的还是免不了,一些亲戚朋友还是得去串串门,倒是一些同学聚会,他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感情好,合得来,平时原本就有经常联系。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感情,大家聚在一起除了客套几句,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渐行渐远的年味  过年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对于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过年可能就是回家陪陪家人,到亲戚朋友家串串门;对于原本就在本地工作、生活的人来说,过年可能就是多了几天休息的时间;对于老人们来说,过年就是可以和孩子团聚,一家人可以一起吃团圆饭;而对于家庭主妇来说,过年则可能是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的一周。但不管是哪类人,在与记者交流中,有一个观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年味变淡了!  刚过不惑之年的林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过年越来越不热闹了,对于过年,他甚至都有一种“腻烦”的心理。“过年的时候,小区里虽然有搞些活动,挂了些彩灯什么的,但没什么人气,有种冷清的感觉。”林先生说,他居住的小区里有不少业主是外地人,过年的时候,他们都回老家去了,小区里的人少了许多,这点从过年期间,小区周边停车位一下子空出来很多就能看出来。  据林先生介绍,他老家在蚶江,前些年搬到市区来居住。相比之下,他觉得自己记忆中春节是非常热闹的,从早到晚,经常都会听到鞭炮声,家里也时不时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年过年时,他与七八个小学同学结伴串门,每到一个同学家里,其家人都会端上不少好吃的,临走时,大人还要热情地往他们口袋里塞上一些,结果回到家时,他上衣和裤子的每个口袋都是鼓鼓囊囊的。回想起以前过年的一些事情,林先生觉得,那时的春节很有年味,许多事情都让人感到温馨,而现在,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  在机关上班的陈女士也感叹现在过年没“年味”只有“奔波”。她老家在漳州,丈夫老家在江西。每年过年,她一家三口便在石狮、漳州、江西三处地方来回奔波,除了吃饭、睡觉,花在路上的时间占了很大的比例,往往一个春节假期,她家小车跑的里程比平时一两个月还多。“人长大了,一些人情世故总是要顾及的,没办法像小时候那样,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无忧无虑的。”陈女士说,在她看来,“年味”就是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是母亲做过年特色食物的忙碌身影,以及呼朋唤友在街头行走时,时不时听到的热情招呼声……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现在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往年只有过年时才能吃的美食、穿的新衣,现在并不需要等到过年才会有,这无形中使得人们对于“过年”少了一份期待。另一方面,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十分便捷,通过视频聊天,天各一方的亲人也可以随时“见面”,随时聊天,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等到过年了,亲朋好友才会见个面。此外,传统过年中一些礼仪或仪式较为繁琐,一些年轻人可能并不喜欢,比如贴春联的事情,以往大都是手写的春联,红纸黑墨,往大门两边一贴,就意味着“年”来了,而现在手写的春联少了,大都是印刷的,纸质相对较好,使用一年后依然没什么损坏,一些人便不爱张贴新的春联了。对他们来说,换不换春联只是一个“形式”罢了。各种过年的“仪式”少了,“年味”自然就变淡了。  这样可以多些“年味”  那么,春节该如何过更有“年味”?采访中,不少市民也就此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或者“过年计划”。  “我孩子一直说今年要陪他一起守岁,我觉得让孩子体验一下也不错。”市民许先生告诉记者,他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前段时间课堂上学到过年的一些习俗,便说要“守岁”,并问他小时候是怎么“守岁”的。**多岁的许先生自然也有过“守岁”的经历。那时,一家人围坐在乡下老家的厨房里聊天。大人们聊的话题海阔天空,他和哥哥,以及邻居家的伙伴则凑在一起玩扑克牌。深夜**点一过,大家就放下手中的扑克牌,抢着去门口放鞭炮,以迎接正月初一的到来。当然,现在的孩子没办法如以往那样“守岁”了,但他觉得,到时也可以买些孩子喜欢吃的零食,大家一起聊天、看看电视,或者叫邻居家的孩子到家里一起“守岁”。  和许先生一样,不少市民认为,要体验“年味”,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比如采购年货、准备特色美食,在门口挂灯笼,张贴春联,以及过年中走亲访友的一些礼仪,或许在一些人看来,这些传统习俗有些繁琐,或者“没必要”,但当你亲身去做,参与其中时,就能感受到年的“味道”,比如,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者两三个家庭一起准备一餐年夜饭。  当然,除了通过“仪式感”来感受“年味”,“走出去”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市民龚先生的“过年计划”就是“走出去”。他计划在石狮过完正月初一,就和家人一起“自驾环闽游”,主要目的地是闽西北的一些乡村。在他看来,到乡村里走走,更能感受到“年味”。从最近这段时间,他上网查阅的信息来看,闽西北不少乡村,过年的时候都会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带孩子到那些地方走走,尝尝各地的美食,领略各地的习俗,应该会给孩子带来不错的过年体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计划在春节期间出游的市民不少,和其他假期出游不同的是,他们春节出游的目的地并非知名景区,而大都是一些有民俗活动,或者过年氛围较好的地方。如果觉得在家过年“没啥意思”的市民,也不妨“走出去”感受下各地的“年味”。  (记者 林春凯)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