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记者 李盼 特约记者 白雪峰:在波澜壮阔的上党区乡村振兴图景中,有一抹温馨幸福的底色浓厚绵长,其上陈列着“一个也不能少”的精彩故事。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上党区委、区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确立了“产业为要、金融为上、就业为基、培训为路、收益为重、光伏为辅”的脱贫思路,“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扶智”齐驱,着力构建了“全员参与、职责明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 年首战首胜,**** 年再战再胜,**** 年决战决胜,如期实现了“五年任务三年完”的脱贫目标。立下愚公志公五年任务三年完,全县人民奔小康公新举措,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稳”的扶贫理念,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结合该区实际,响亮地提出“五年任务三年完,全县人民奔小康”的工作目标。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催人奋进。该区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完成了精准识别、系统录入、工作队对接等基础工作;逐村逐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脱贫路径,制定了帮扶措施;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脱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从区里开会到扶贫路上奔忙,从下文发函到以心换心沟通,党员干部为贫困群众服务的初心在真情实意的帮扶中砥砺出动人光芒,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真抓实干的帮扶中进一步密合生长……上党区在认真落实上级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在扶贫规划上精准施策,突破常规,整合聚集帮扶力量,采取区级财政自付的办法,率先推出了医疗保险帮贫、户容户貌改善、劳务输出奖补“三个一”精准扶贫举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 攻城利器”。为全区所有贫困人口上意外伤害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该区因病致贫人口约占**%,医疗保障极其重要。为此,本着“省级引导、市级协调、县抓落实、部门支持”的原则,**** 年本级财政拨出专款**.**万元,为**** 位贫困人员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包括**** 年已经脱贫的**** 人。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这份保险对在一个年度内首次或累计超过*.*万元以上的贫困户按一定比例给付,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如遇意外死亡,一次性赔偿* 万元;因病死亡,一次性赔偿**** 元;意外伤残,按伤残情况比例赔偿;生病住院,一日报销** 元,单次补贴** 天,一年累计不超过*** 天。截至目前,已完成理赔*** 件,理赔金额达***.* 万余元。这项举措充分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为全区贫困户补贴一份户容户貌改善款。为了帮助贫困户改善住房和生活条件,上党区因地制宜,从财政拨付专款** 多万元,为**** 年脱贫的*** 户贫困户每户发放*** 元补贴款。“政府为每个贫困户补贴的这笔改善户容户貌款,钱虽不多,但很暖人心。”贾掌镇一位村干部这样说。为全区贫困户发一份劳务输出奖补。为调动广大贫困户自食其力的积极性,该区从财政拨出专款** 多万元,为每位走出家门、外出打工的贫困人员发放每月** 元的奖补金,鼓励有基本劳动能力的人员走出去寻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一个个“实招”换来一张张笑脸,将脱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位贫困群众身上,全区上下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开启脱贫路志发展多种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贫困户有能力走出困境,增强“造血”功能,上党区积极在产业扶贫上谋创新、求突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和生态建设,先后总结推广了多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做到因人因户因村实施产业脱贫项目。初冬时节,记者走进西池乡小河村焱祥种植专业合作社,见到村民们正将已经烘干的齐柏菊、北京菊、金丝皇菊等菊花打包装袋,******销售。合作社负责人王卓元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去年,*** 多亩地收获了* 吨多菊花,能卖** 多万元呢!”该合作社成立于**** 年* 月,也是上党区中药材种植扶贫基地。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后,除了能拿到每亩地*** 元的流转土地资金外,还可以参加年底分红,并且合作社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我家有* 亩地流转给焱祥种植专业合作社,每亩地每年给我*** 元,我在药材种植基地干活,干一天就有** 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有**** 多元的收入呢!”贫困户王红梅告诉记者。目前,焱祥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形式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 户** 人,不仅能让贫困户顺利脱贫,还能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目前,上党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 人,农业调产带动贫困人口**** 人。有人给郝家庄乡上郝村** 岁的贫困户魏玉文算了一笔账:“他家里有妻子和儿子一共* 个人,每******能拿到**** 元分红,国家低保**** 元,外加政府其他渠道的帮助,实现稳定脱贫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由于贫困户中有许多因身患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确保他们的收益,政府全面考察实施企业的运营情况,有针对性地把小额贷款注入当地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既确保企业有充足资金,壮大发展规模,又确保贫困户每年享受分红,增大脱贫系数。据统计,上党区金融扶贫投入区级风险补偿金**** 万元,位列全市非贫困县区前茅。截至目前,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户、*****.* 万元,除出列、清退等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实际发放**** 户、*****.* 万元。累计贴息***.* 万元,累计为贫困户分红**** 余万元。在八义镇龙山村,许多村民的屋顶被一块块蓝色的光伏玻璃板覆盖着,光伏板吸纳着太阳光,然后转化为电力,进入国家电网,每月就会有*** 元的稳定收入。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安装*** 户,全部并网发电。总建设规模达****.**KW,累计发电*** 余万度,收益*** 余万元,户均**** 余元。“要想让贫困户脱贫,让村里百姓富起来,必须有产业的支撑。”这是上党区派往西池乡沙峪村第一书记王力常说的一句话。为此,王力在区扶贫办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办灯笼厂,让灯笼制作有模有样地发展下去。如今,占地**** 平方米,集建造、销售为一体的灯笼产业扶贫基地已投入使用,带动周边村庄** 余户贫困户每月增收**** 元左右。贾掌镇成立的传统手工制品绣品坊和刺绣坊,建成“贴布绣”实训基地,加快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吸纳** 多户贫困户妇女在此就业。全力打造西火镇十泉岭村、南宋乡东掌村和荫城镇琚寨村* 个生态旅游扶贫示范点。下达*** 万元旅游扶贫资金,积极推进“八小工程”,为贫困户提供护林员、保洁员、停车场看护员等就业岗位** 余个,鼓励并支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销售农产品等实现脱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就业扶贫、特色种植养殖业扶贫……在产业扶贫带来变化的同时,上党区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民生、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变贫困户的生活状态。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带动、联户经营、承包租赁等多种扶贫模式,按照市场化的产业发展要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真正在产业实施过程中持续受益。奔向小康梦汇聚社会暖流,扶贫之花处处绽放“绝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上党区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定目标。“因为没钱盖房子,之前的房屋倒塌后就一直居住在村小学的房子里。现在好了,政府给俺出钱盖了新房。”郝家庄乡上郝村牛支兵高兴地说。牛支兵一家三口,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里生活苦不堪言。由于没钱盖房,就一直居住在村小学,但妻子的病情经常会影响到上学的孩子。上郝村一共有* 户需要进行危房改造,其中* 户贫困户因身患残疾或无劳动能力,乡、村两级干部决定对其进行统建,也就是集中建立一座幸福大院,让这* 户贫困户居住在一起,相互扶助、共享幸福。目前,牛支兵等* 户贫困户已全部入住幸福大院。牛支兵只是上党区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以来,为确保全区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该区积极推进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先以村为单位,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残疾户、低保户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摸底,并建立住房安全分类台账电子档案,做到底子清、数据准、情况明,通过“实地看、逐户访、认真核、反复比”等方式,最终确定危房改造户***户,并进行了公示。做到危房改造工作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危房改造的户数确定了,可是庞大的资金缺口怎么办?该区利用“百企帮百村”政策,号召区域内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进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 家企业捐资***.** 万元支持各个乡镇的危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区*** 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工,其中,建设幸福小院****.* 平方米,安置贫困户*** 户。同时,该区还投入**** 万元,在西火镇南掌村建设了一座融集中供养、医疗护理、休闲养老于一体的南部五保户集中养老公寓。走进该公寓,只见屋子干净整洁,有线电视、个人衣柜、呼叫系统、室内洗手间一应俱全。“以前我家住的房子可没这里的好,特别是冬天,还得自己生火,而且不暖和。现在没花一分钱就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还管吃喝,这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啊……”** 岁的西火镇南掌村五保户王满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外,上党区还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及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开通社会扶贫网,搭建帮扶对接平台,举行“以购代捐”活动,号召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勠力同心,攻坚拔寨。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斗志。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 万上党区人民正步履铿锵,携手迈向小康之路。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