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力推进我市交通 拥堵治理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力推进我市交通 拥堵治理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力推进我市交通 拥堵治理工作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年牵头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以来,会同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七项治理总指挥部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研究治理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高德地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阿里云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青岛连续四年拥堵缓解,获评“治堵最典范城市”。 ** 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根据市七项治理指挥部工作指挥体制和工作机制方案要求,充分考虑各成员单位原有部门责任及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年初合理制定年度目标及责任分工,要求各单位各司其职,形成治理合力,更好的推进道路整治提升、城市路网建设、停车场建设与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公共交通治理等拥堵治理工作。 ** 强化协调配合及统筹调度 一是积极加强与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警支队等各成员单位的协调与配合,建立统筹联络机制,各部门、单位设立专门的拥堵治理联络人,及时协调、沟通、传达治理问题。二是定期召开月度例会及调度会,研究部署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三是定期提报月度总结及计划报告、工作(执法)案例,向市政府督查室提报报告,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 开展义务奉献活动 指挥部每年不定期组织开展以交通疏导、乘客引导、文明出行宣传、市容环保清洁等为主题的活动义务奉献活动,为建设“美丽青岛”,宣传文明出行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团结协调,为更好的推进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加强宣传引导 一是针对*****市民服务热线、政府信箱等投诉问题,各成员单位耐心解答问题,用心解决市民实际麻烦,正确引导市民认识交通拥堵治理问题,争取市民的理解。二是定期、不定期在政务网站、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等宣传媒体发布我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情况、工作成果等,提高市民对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下一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进一步完善治理措施及计划,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创新引领、民生引领,补齐治理短板,破除部门藩篱,形成治理合力,更好的推进我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 交通分析报告》: 青岛治堵见成效 拥堵降幅较大TOP**城市列第三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阿里云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青岛连续四年拥堵缓解,拥堵降幅达*.**%,还登上了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健康榜”,在榜单中位列**位,交通综合运行状况相对更为健康。这一切与我市近年来发力推动的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密不可分,通过采取道路整治提升、停车场建设与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公共交通治理等一系列治堵、缓堵措施,我市交通拥堵缓解明显,治堵效果成效显著。 ** 调查“交通健康指数”全国排第** 本次《报告》基于“城市交通立体化诊断和评价体系”,首创了城市交通综合评价标准--“交通健康指数”。该指数包含了时间、空间、效率三个维度中路网行程延时指数、路网高峰拥堵路段里程比、路网高延时运行时间占比等九项数据指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城市交通运行状态。《报告》显示,交通健康指数**.*%为城市交通健康水平线,高于此水平线的城市交通相对健康,低于此水平线的处于亚健康状态。数据显示,在监测的**个城市中,有**%的城市交通健康指数高于健康水平线。 从《报告》来看,青岛交通健康指数为**.*%,在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健康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位。《报告》分析认为,交通健康指数超过**%,意味着这些城市有多项指标更接近交通运行的理想值,交通综合运行状况相对更为健康。 青岛北站附近的红绿灯取消后充分释放环湾路的快速交通功能。 ** 解堵招式 **)打通“毛细血管”畅通微循环 交通拥堵是城市病最突出的“症状”之一,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总体竞争力。为了破解这一困局,我市自****年起成立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指挥部,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积极推进道路整治提升、停车场建设与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公共交通治理等治堵、缓堵工作。通过连续四年的不断建设,市政道路得到了综合提升,全市完成多条未贯通道路打通建设,打通了“毛细血管”,畅通道路微循环。 去年年初,环湾路-太原路设置长达*年的红绿灯取消,环湾路一路“畅行无阻”,充分释放环湾路的快速交通功能。市民刘先生家住越秀·星汇蓝湾,工作单位在中山路附近,环湾路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回忆起以前青岛北站的红绿灯,刘先生直摇头,“环湾路全程就在北站这里有一个红绿灯,每到高峰期必堵。 ”而取消红绿灯后,他的上下班之路畅通了很多。 新路要打通,老路还得去除“病害”,我市建立了道路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市政设施由“集中大中修建设”向“维护保持长效”转变,“未病先防”“小病早医”,通过日常精细化养护等措施,提高道路的维修及时率、完好率(优良级)。 **)交通组织优化提升通行率 为了让既有道路充分发挥交通通行功能,我市持续开展了交通组织优化,全面摸排了香港路、东海路、麦岛路、高雄路等**条重点道路的交通组织需求,对各条道路的主要交通节点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实施了交通组织优化方案***余个;科学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结合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深化应用,对常发性拥堵主要干道实施“绿波带”协调控制,对早晚高峰经常出现拥堵现象的路口进行溢出控制,有效提高了路口、路段通行效率。 对于这一点,老司机们感受最明显。“以前上下班高峰走黑龙江路真急死人,一共四条车道,最左边的车道只能左转,经常有车走最左车道,然后到了路口再变道,一变道就把两条车道都堵死了,而且容易发生事故。”市民于先生家住城阳,每天开车到宁夏路附近上班,黑龙江路是他的首选,但随处可见的“加塞”常常让他感觉“闹心”。情况的转变出现在去年下半年,上下班时于先生感觉黑龙江路越来越“好跑”了,“路口重新进行了渠化,四条车道到了路口会分成五条,最左车道分成一条左拐、一条直行,大家互不干涉,在路口随意变道的行为少多了。 ” **)地铁公交换乘出行更便捷 交通的组织优化不仅让驾驶员行驶更通畅,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市民也感受到了这波“红利”。近年来,随着地铁*号线、*号线东段、**号线、**号线的逐步开通,以及公共交通*小时换乘优惠政策的实施,市民出行更加快捷。此外,我市还根据公交场站建成交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公交运力配备、与轨道交通衔接等情况,对现有公交线网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李村商圈,从前这里堵车、乱停车问题让市民诟病。不过现在,这里早已换了模样。准时准点、快速方便的地铁*号线、*号线从李村商圈地下呼啸而过,带来了一拨拨人流。家住浮山后的市民盛女士经常带孩子周末来李村玩耍,“现在来李村逛街真方便,坐着地铁就到了,这边商场多,吃饭的地方也多,还有很多亲子游乐的地方。 ” **)建设停车场规范泊车管理 在大力实施市政道路综合提升、积极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之外,我市还持续做好停车设施建设、管理。近年来,结合美丽青岛行动、棚改拆迁、口袋公园建设及海绵城市建设楼院整治等工作,每年新增公共停车场(路外)泊位超万个;加强道路停车泊车管理督导检查,规范道路泊车管理。去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停车资源普查,摸清全市停车设施“家底”;推动停车智能化管理,建立了全市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停车泊位周转效率和管理水平。 经过各部门积极工作,岛城交通拥堵治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据悉,下一步,交通拥堵治理指挥部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强各部门工作联动,提高我市城区道路通行能力,缓解道路交通拥堵。